醉 时 歌
诸公衮衮登台省,广文先生官独冷。
甲第纷纷厌粱肉,广文先生饭不足。
先生有道出羲皇,先生有才过屈宋。
德尊一代常坎坷,名垂万古知何用!
〔衮(gǔn)衮〕连续不绝的样子,形容众多。 〔登台省〕在御史台、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担任要职。 〔广文句〕郑虔是当时著名文士,对诗、书、画造诣都很高,被玄宗称为“三绝”。天宝九载(750),玄宗在国子监(国立大学)中设置广文馆,派郑虔为广文馆博士,故诗中称之为“广文先生”。广文馆博士是个闲官,故曰“官冷”。 〔甲第〕头等(住宅)。宅分几等,有甲乙次第,故称甲第。
〔厌(yàn)〕同餍,饱足。 〔粱〕良种的粟。这里泛指精美的主食。 〔先生二句〕出,超出。羲皇,上古传说中的圣王伏羲氏。有道出羲皇,是赞美郑虔的道德完美,甚至超出上古时代淳朴的人民。屈、宋,屈原和宋玉,战国时代楚国著名的诗人、《楚辞》的作者。 〔德尊〕品德为人所尊敬。 〔坎坷〕不平的样子,引申为不得志。
以上写郑虔怀才不遇。
杜陵野客人更嗤,被褐短窄鬓如丝。
日籴太仓五升米,时赴郑老同襟期。
得钱即相觅,沽酒不复疑。
忘形到尔汝,痛饮真吾师。
〔杜陵野客〕杜甫自称。参看上《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注。 〔嗤(chī)〕讥笑。 〔被褐(hè)句〕是说又穷困又衰老。被,穿着。褐,粗布衣服。 〔日籴(dí)句〕籴,买粮食。太仓,京都设置的国家粮仓。当时因大雨成灾,粮食涨价,所以朝廷命令太仓减价卖米给穷人。杜甫因为穷困,只好每天去买五升,买一天,吃一天。也就是说,家无隔宿之粮,得过且过。 〔时赴句〕郑虔年龄比杜甫大,所以尊为郑老。襟期,犹性情、怀抱。这是说由于和郑虔合得来,所以在很艰苦的生活中,仍然时常来往。 〔不复疑〕指决不为了生活问题而发生该不该有钱就去买酒的疑虑。
以上写与郑虔交往,借酒浇愁。
清夜沉沉动春酌,灯前细雨檐花落。
但觉高歌有鬼神,焉知饿死填沟壑?
相如逸才亲涤器,子云识字终投阁。
先生早赋《归去来》,石田茅屋荒苍苔。
儒术于我何有哉?孔丘盗跖俱尘埃。
不须闻此意惨怆,生前相遇且衔杯。
〔动春酌〕在春天饮酒。 〔檐花〕在屋檐下面的树枝上的花。 〔但觉二句〕是说由于心情激动,引吭高歌,似有鬼使神差,而不管这样下去必然要饿死,终于抛弃在沟壑之中,连埋葬的地方都没有。 〔相如二句〕司马相如,西汉武帝时的大文学家和语言学家。当他还没有发达的时候,和妻子卓文君在成都开小酒店为生。文君当垆,他洗涤食器。扬雄,字子云,西汉末年著名的学者,多识古文奇字。在校书天禄阁时,有狱官来逮捕他,他便吓得从阁上跳下,几乎跌死。其实那件案子与他并无关系。这是说,有才学的人不见得有好遭遇,从古如此。 〔先生二句〕是劝郑虔弃官归隐,像陶渊明一样。陶弃官归隐之后,写了一篇《归去来辞》,起句道:“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这两句与之同意。石田,土中搀有沙石的瘦田。 〔孔丘句〕承上句来,因为孔丘是儒家的创始人。盗跖,姓柳下,名跖,相传是春秋末年一位著名的“盗”,故连称盗跖。在《庄子·盗跖》中,有盗跖与孔丘进行哲学辩论的寓言。所以在传统观念中,孔丘与盗跖是对立面。丘与跖终于都已成尘埃,则儒也并不比“盗”更可贵了。这是认为善恶是非并无区别的消极想法。 〔此〕指有关相如、子云、孔丘、盗跖的往事。 〔衔杯〕饮酒。
这篇诗大概与前篇作于同时。它是杜甫在旅居长安十年,最后连衣食都没有着落的情况之下,对现实的嘲弄和抗议。在一篇文章中,他曾以“奉儒守官,未坠素业”自豪,而本篇却认为“儒术于我何有哉”了。写郑虔,写古人,也就是写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