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气虚发热
刘某,女,60岁。2个月前与其媳妇发生口角,大耗神气,继则腹胀食减,溏泄气喘,医者用疏肺行气之药企图缓解,而再耗其气,胀甚泻频,且增发热,于1986年10月15日来诊。患者遍体发热,其发热晨衰则晚甚,面色
白,目无精采,懒言,动作乏力,体温38.1℃。询其病情经过,结合分析,此属脾虚气陷而泄、喘、发热,为气虚脾弱之证,治宜温补。给予补中益气汤:黄芪、党参各30 g,白术、当归各10 g,陈皮、升麻、柴胡、炙甘草各5 g。连服4剂,诸症悉愈。
按语:本例由于脾不化生精微以上输于肺,肺气虚,气衰火旺,内损真阴,而致出现遍体发热,采用温升补气的“补中益气汤”以治其本,脾健则元气充沛,精神健旺,药证相符而诸症悉愈。〔何进阶.气虚发热治验[J].四川中医,1989(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