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孕

(1)不孕

袁某,女,28岁。因婚后5年不孕于1978年3月就诊。患者1977年某月上班时因月经量过多,曾突然晕倒1次,不省人事,约30 min后方醒。事后经地区医院妇产科、神经内科治疗罔效,先后辗转长沙、北京、银川等地求治,均拟诊为:幼稚型子宫、神经症。初诊时得知每月必痛经,月经量少、色紫成块。察面色萎黄且晦暗,舌淡红润少苔,右边尖一黄豆大小紫斑,脉细涩带弦。辨其证为瘀血所致,以血府逐瘀汤、温经汤数剂之后,痛经有明显好转。但血红蛋白仅7.5 g/dl,住县人民医院以西药治疗2个月,诸症仍在,疑为再障而出院后来诊。细审其脉症确系一派血瘀之象而导致不孕,以血府逐瘀汤、温经汤治疗虽效而未愈,当是药轻病重。遂改投《金匮要略》之下瘀血汤。方用:大黄8 g,桃仁15 g,虫6 g。3剂,水煎服。5天后二诊:患者诉服上方无任何不适。此时正值经前期,再以上方加炙甘草6 g,2剂。三诊时谓痛经已除,经量一般,色淡红,已无血块,舌紫斑明显消退,脉亦和缓。处以归脾养心丸调理月余,复查血红蛋白已上升至11.5 g/dl,体健神爽,月事正常,10个月后,产一男婴,随访至今,母子无恙。

按语:本例为瘀阻胞宫,冲任受损,以致天癸之变与舌紫斑均已形诸于外,说明其瘀既不在血府亦不在隔下,而在胞宫且根深蒂固。必以大黄、桃仁、虫等力专效宏之药,方可达到瘀去痛除、新血自生的目的。〔吴忠文.逐瘀法治验2例[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3,13(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