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遗尿
2025年08月10日
(1)遗尿
陈某,女,6岁,1990年4月20日初诊。患儿遗尿1年余,每周遗尿1~2次,近1个月每晚遗尿,多则1晚遗尿3~4次。男孩性格,白天玩耍无度,晚上睡后不易唤醒,饮食不正常,余无他恙。查尿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脉细。证属气虚不固。治宜益气固肾。投予黄芪五子汤加煅龙骨、煅牡蛎各10 g,桑螵蛸5 g。处方:黄芪12 g,金樱子15 g,菟丝子、覆盆子、补骨脂、枸杞子各10 g,煅龙骨、煅牡蛎各10 g,桑螵蛸5 g。水煎,先武火,沸后文火熬15~20 min即可,每剂煎熬3次,每天服2次,3天服2剂。服完4剂见效,遗尿次数减少,每晚1次。守方再进4剂,遗尿未再发生。
按语:《素问·宣明五气论》云“膀胱……不约为遗”;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遗尿候》提出了遗尿“由膀胱虚冷不能约于水”所致,说明肾气不足、下元不固是遗尿的主要病机。据证辨析,患儿遗尿与禀赋不足,或调养失常,或病后体虚有关。因此,笔者在治疗上予益气补肾固涩为主,以黄芪五子汤为基本方,方中黄芪益气;菟丝子、补骨脂补肾壮阳;金樱子、覆盆子、枸杞子固精止涩缩尿。根据小儿脏腑娇嫩的生理特点和患儿体质,辨证用药,随症加减,故疗效满意。在治疗中,家长必须积极配合,对患儿注意营养调摄,白天不宜过度玩耍,晚间避免过度兴奋,睡前嘱患儿排空小便,控制饮水,睡觉后大人要定时唤醒患儿起床排尿,养成醒后自行排尿的习惯,以利于提高疗效。〔郭昌全.黄芪五子汤治疗小儿夜尿症52例[J].湖南中医杂志,1992(1):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