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淋证(肾盂肾炎)

(1)淋证(肾盂肾炎)

杨某,女,17岁,1997年8月8日初诊。自述患肾盂肾炎半年,在外院曾用庆大霉素、呋喃妥因等治疗,疗效不明显,反复发作,近日来又复发。刻诊:发热、体温38.7℃,腰酸痛,右侧肾区叩击痛尤甚,尿频、尿急、尿道灼热痛、尿出不爽,大便干燥、两天未行,舌质红,苔黄腻,脉数,尿培养发现有大肠埃希菌,尿常规检查白细胞8~12个/HP,红细胞2~4个/HP,蛋白(+)。诊断:热淋(肾盂肾炎),急性发作证候:湿热蕴结下焦,膀胱气化不利。治则:清热利湿,通淋止痛。方用侗药“五草三黄汤”(金钱草、白花蛇舌草、鱼腥草、车前草、益母草各30 g,黄连、黄芩、黄柏各12 g)水煎服,每天1剂。服5剂后,尿频、尿急、尿道灼热痛均减轻,原方服7剂,诸症消失,尿常规复查无异常,尿培养阴性,为巩固疗效继服上方15剂后,尿培养无细菌生长,随访2年无复发。

按语:热淋与现代医学泌尿系感染的临床特征基本相似,多因细菌感染所致。西药费用较贵,副作用大,易复发。传统侗医学认为本病的病理变化是染受湿热之邪,蕴结下焦,致使膀胱失司,清利下焦湿热是治疗本病的根本大法。所用“五草三黄汤”中,黄芩、黄连、黄柏味苦性寒,清热燥湿,功专效宏;白花蛇舌草、车前草、鱼腥草、金钱草、益母草甘辛,利湿通淋,直达病所。方中益母草行血消瘀、清热利尿,在治疗热淋方药中独具特色,对根治热淋具有独特疗效,上药合用共奏清热利湿、通淋止痛之效,如此紧扣病机,疗效确切。

本方据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具有广泛抗菌抗炎和促进血运、改善微循环作用,药源广,价低廉,疗效可靠,无副作用。本方既符合传统医学治则治法,又符合现代医学观点,确为治疗热淋良方。〔张祥福.侗药五草三黄汤治疗热淋87例临床体会[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7,13(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