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瘾疹
2025年08月10日
(5)瘾疹
李某,男,48岁。于1990年7月因全身块(片)状风疹团瘙痒反复发作10年,加重10天而就诊。该患者近10年来,或因饮食不当,或因外感风邪,反复突发全身性块片状风团,色红,瘙痒难忍,面部及四肢出现轻度浮肿,肠鸣不适,或腹泻每天2~3次、溏而不爽,屡经中西医治疗罔效。诊见:患者头面、胸腹及四肢皮肤色红无汗,块状风团大小不一,成片相连,奇痒难忍,以致日夜寐食难安。追询此次发作为在田间劳作,午餐食用面团(佐猪油)两碗后,约1h许突发上症,舌淡红嫩、稍胖,边尖有齿痕,苔薄白,脉弦缓,双关稍浮。伴肠鸣泄泻,每天3~5次,溏稀不爽。辨证:饮食积滞、寒热错杂兼风热之邪外袭所致。处以乌梅汤加味。药用:乌梅20 g,细辛、附片各4 g,桂枝、防风各6 g,花椒、黄柏各10 g,党参、当归各12 g,黄连5 g,干姜3 g,山楂炭15 g。3剂,水煎服。5日后复诊:患者诉其服完2剂后,诸症悉退,饮食已如常,腹泻已止。待服完上方后,仅偶尔胸腹间有蚁走轻痒感。为杜绝其再发,续以上方再进2剂。诸症悉除。后进参苓白术散5剂,以健脾和胃、利肺固卫祛湿善后。随访5年,未见复发。
按语:该患者罹疾日久,按常法屡治无效。笔者认为系“肠道障碍性荨麻疹”,乃因进食大量淀粉和油脂,造成消化吸收之肠胃功能障碍、紊乱,鉴于“有诸内,必形诸外”之理,故以善理寒热错杂,又具酸、苦、辛之乌梅汤收之、清之、散之,加山楂炭消食导滞,从而使夙疾痊愈。〔吴忠文.乌梅汤新用验案举隅[J].湖南中医杂志,1996(4):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