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胃脘痛(糜烂性胃炎)

(4)胃脘痛(糜烂性胃炎)

孙某,男,40岁,1993年4月30日初诊。自诉上腹部胀满,灼热感,时有隐痛,已6年。1990年9月曾经在某市人民医院做胃镜检查,诊断为糜烂性胃炎、十二指肠球炎。经中西医治疗有所好转,但反复发作。近两年来逐渐加剧,又于1993年4月15日在某县人民医院做胃镜检查,仍诊断为糜烂性胃炎,并见有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经西药和埋线治疗,无明显效果,经人介绍,来本院中医门诊治疗。症见:面色无华,头晕目眩,腹胀脘痞,纳差便溏,嗳气,脐上时有隐痛。舌淡、苔薄白,脉细弱。辨为脾胃虚寒、中阳不运之证。方用乌贝四君子汤。处方:党参、白术、茯苓、厚朴、海螵蛸各20 g,川贝母、白及各15 g,甘草6 g。每天1剂,分2次温服。同时停用其他药物。药尽20剂,诸症大减,纳增,面色稍转红润。守方又服40剂,诸症若失,体重增加5 kg。6月30日做胃镜复查,胃黏膜糜烂面愈合,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愈合。停药随访至今,未见复发。

按语:糜烂性胃炎属中医学“胃脘痛”“痞满”等范畴,多因饮食不节(洁)所致,且多数患者有急性胃炎或消化不良史,由于失治或误治而成糜烂性胃炎。因而病程一般较长,临床表现多见正虚邪实,虚实夹杂。本病病机为脾胃虚弱,脾胃不和。其治疗大法为健脾和胃,消食导滞,收敛止血。笔者根据这一原则,自拟乌贝四君子汤,方中四君子汤健脾益气;厚朴理气行滞、温胃醒脾以升中阳;海螵蛸、贝母(乌贝散)收敛止痛;白及收敛止血;全方具有健脾和胃、消食导滞、收敛止血之功效,用于糜烂性胃炎,药证合拍,故收效较好。〔周汉清.乌贝四君子汤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70例[J].湖南中医杂志,1996,12(5):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