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注意事项

六、注意事项

(1)电极放置位置

1)标准位置:一电极放置于胸骨右缘第2肋间,另一电极置于左腋前线第5肋间处。

2)前一后位:一电极放置于胸骨右缘第2、3肋间,另一电极放置于左肩胛骨下角部。

(2)在电击过程中,皮肤与电极接触越紧密,电阻越小,效果越佳。在患者皮肤与电极间涂一层低电阻的介质,有助降低皮肤电阻。在电击时,除患者外,任何人不得与电极有直接或间接接触,否则有被电击的危险。

(3)电击能量选择:心房纤颤电复律推荐的首次剂量为单向波100~200J。双向波剂量为100~120J是合适的。按需要第二次及随后的电击可增加能量。

心房扑动及其他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电复律一般所需能量较少。起始单向波50~100J能量通常够了。如果起始50J能量不成功,能量可按阶梯方式上升。对双向波电复律的建议剂量进行详细比较之前,尚需更多资料。

室性心动过速(ventricular tachycardia,VT)电复律所需能量由室性心动过速的形态特征及频率来决定。如果单形性VT(形态及频率规则)患者不稳定但有脉搏,可用同步电复律。用单向波处理单形性VT,给予的首次能量为100J。如果第一次电击无反应,按阶梯方式增加能量(如100J,200J,300J,360J)。这些建议与2000年心血管急救(emergency cardiovascular care,ECC)指南一致。关于双向波处理VT的能量尚无足够的证据做出建议。

如果患者为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且不稳定,按心室颤动来处理,给予高能量非同步电击(即心室颤动的电击能量)。目前研究证实起始电击给予150~200J的双相锯齿波形或120J的双相方波是合理的。第二次及随后的双相波电击给予同样或更高的能量。抢救者应使用双相波除颤器特定的能量;默认值为200J。如用单相波除颤器,所有非同步电击使用360J的能量。

(4)如患者是清醒的,在电复律前尽可能建立静脉通路并给予镇静药,但不要延误电复律。

(5)同步电复律不能用于治疗心室纤颤(ventricular fibrillation,VF)、无脉性VT或不稳定的多形性(不规则)VT。这些心律失常需给予高能量的非同步电击。

(6)若患者心搏骤停在2分钟之内,且心电显示心室纤颤时,应尽可能快地进行电击除颤。如果患者心搏停止时间不能肯定,但心电显示确有心室纤颤时,应立即采取基本生命支持措施,如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按压,同时立即准备电击除颤。

(段奥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