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发酵菌的分类和主要特点

二、非发酵菌的分类和主要特点

(一)非发酵菌的分类

非发酵菌包括的菌种较多,主要有下列菌属: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窄食单胞菌属(Stenotrophomonas)、伯克菌属(Burkholderia)、产碱杆菌属(Alcaligenes)、无色杆菌属(Achromobacter)、莫拉菌属(Moraxella)、金氏杆菌属(Kingella)、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艾肯菌属(Eikenella)、土壤杆菌属(Agrobacterium)、黄单胞菌属(Xanthomonas)、丛毛单胞菌属(Comamonas)、食酸菌属(Acidovorax)等。

(二)非发酵菌主要特点

非发酵菌在分类学上分别属于不同的科、属和种,但生化特征均十分接近。实验室的微生物学检验是非发酵菌感染诊断的主要方法之一。若某种未知的革兰阴性杆菌具有以下一种或几种特征,则怀疑其为非发酵菌。

1.氧化发酵试验 常显示是氧化型或产碱型。

2.氧化酶阳性 非发酵菌中,除不动杆菌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外氧化酶试验均为阳性。但并非所有氧化酶阳性的革兰阴性杆菌都是非发酵菌。

3.动力表现 非发酵菌大部分为专性需氧菌,在半固体培养基上观察动力不明显,可用悬滴法或鞭毛染色法检测其动力。

(三)微生物学检验

1.标本采集 根据感染部位不同分别采集痰液、血液、分泌物、尿液等临床标本及医院环境用品等。

2.检验方法 非发酵菌鉴定较为复杂,应先进行初步分群(属),然后再进行种的鉴定。初步分群的常用实验为葡萄糖氧化发酵试验(O/F试验)、氧化酶试验、动力观察。再进一步做生化试验进行菌种鉴定。

3.检验程序 见图6-1。

图6-1 非发酵菌检验程序

4.耐药性 部分菌属的细菌对某些抗生素具有天然耐药性。其耐药机制相当复杂,已知的主要有:①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及与抗生素亲和力的下降。②外膜通透性降低。③β-内酰胺酶的产生。④氨基糖苷类修饰酶的产生。⑤细胞外膜主动外排系统的作用。另外,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的形成也使其对抗生素不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