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操作要点
1.术前准备
(1)了解病史,根据X线胸片、胸部CT及超声检查协助定位。
(2)准备好引流管及水封瓶。
(3)张力性气胸应先穿刺抽气减压。
2.体位 取半卧位或平卧位。
3.切口部位 引流气体选择锁骨中线第2肋间;引流液体选择腋中线与腋后线之间第6~8肋间。
4.消毒、麻醉 切口部位周围15cm范围常规消毒,铺无菌巾。1%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并将针尖刺入胸腔试抽,以确定有无积液、积气。
5.肋间切开插管法 沿肋间或皮纹方向切开皮肤2.0~3.0cm,在肋骨上缘处,用中弯血管钳钝性分离肋间组织,用钳尖刺入胸膜腔内,撑开血管钳,扩大创口。用血管钳夹住引流管末端,再用另一血管钳纵行夹持引流管前端,经切口插入胸腔内,引流管进入胸膜腔长度以侧孔进入胸膜腔1cm为宜。将引流管末端与准备好的水封瓶相连,松开末端血管钳,嘱患者做咳嗽或深呼吸运动,可见气体或液体引流出,玻璃管内水柱随呼吸运动。如上述现象不出现,应重新调整胸膜腔内引流管位置。切口缝合1~2针,用引流管旁缝合皮肤的两根缝线将引流管固定在胸壁上。
6.肋间穿刺套管针穿刺插管法 局部麻醉处切开皮肤2cm,紧贴肋骨上缘处,用持续的力量转动套管针,使之逐渐刺入胸腔,进胸膜腔时有突破感。固定内芯,将套管沿内芯插入胸腔,引流管进入胸膜腔长度以侧孔进入胸膜腔1cm为宜。退出内芯,迅速将引流管末端与准备好的水封瓶相连,嘱患者做咳嗽或深呼吸运动,可见气体或液体引流出,玻璃管内水柱随呼吸运动。如上述现象不出现,应重新调整胸膜腔内引流管位置。切口缝合1~2针,用引流管旁缝合皮肤的两根缝线将引流管固定在胸壁上。
7.中心静脉导管穿刺置管法 用标准Seldinger法将中心静脉导管插入胸腔,置管深度以10cm左右为宜。引流液体时用双腔或三腔导管较优,因一腔不通,通过其他腔往往还能引流。引流气体可接水封瓶,引流液体则直接接引流袋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