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研究进展
2025年08月10日
八、研究进展
1.D-二聚体相关研究 D-二聚体作为肺栓塞诊断的血清学指标在临床应用十分广泛,可以作为机体高凝状态、血栓形成、继发纤溶的重要标志物。它主要通过凝血酶、FⅩⅢa、纤溶酶3个酶促反应而产生。临床常用检测方法有全血D-二聚体检测、乳胶凝集实验、酶联免疫吸附法等。从目前研究看,纤溶过程不是PE的特异性病理生理过程,其诊断价值不是特异性的;由于检测方法不同,各医疗机构的检测结果有所不同。
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静脉血栓栓塞症栓子位置和负荷相关,栓子越靠近近心端,血浆栓子负荷越高,血浆D-二聚体水平越高;其水平与PE死亡率相关,血浆D-二聚体>3000ng/ml是肺栓塞死亡率的独立预测因子。此外,其水平与PE复发相关,持续异常血浆D-二聚体水平也是静脉血栓栓塞症的独立预测因子,其危险比达4.1。
2.几个重要临床研究 LIFENOX研究选取8307例内科急症入院患者,随机分入低分子肝素+弹力袜组和单独应用弹力袜组,结果发现,药物预防可以有效减少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EINSTEIN-PE研究选取38国263个研究中心的4832名患者,分别接受利伐沙班治疗或者接受标准治疗(依诺肝素+华法林),研究证实利伐沙班的疗效与标准治疗疗效相当,颅内出血和腹膜后出血发生率明显降低。PEITHO研究讨论了溶栓治疗对于次大面积PE的价值,在标准溶栓治疗基础上加用溶栓治疗可以显著减低1周内死亡或者血流动力学恶化的风险,但也显著增加了严重出血的风险,PE患者是否溶栓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实施个体化治疗。
(孙振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