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急救措施

七、急救措施

过敏性休克是突发的多系统器官损伤的严重过敏反应,若诊治不及时,相比较于其他类型的休克,患者可因心血管及呼吸系统功能的严重阻碍而迅速死亡。急救措施概括为下述四个方面。

1.确定并消除致敏因素 立即停用可疑过敏原或过敏药物,由接触过敏原而引起者应立即离开现场;结扎注射或虫咬部位以上的肢体以减缓吸收,亦可在局部以0.005%肾上腺素2~5ml封闭注射。对消化道摄入的致敏原,可考虑放置胃管洗胃,以及灌注药用炭。

2.基础生命支持 要对病情进行连续评估,并稳定循环及呼吸功能。循环及呼吸功能的障碍是过敏性休克致死的主要因素。主要措施有给予肾上腺素,紧急气管插管,气管切开,以保持气道的通畅,充分供氧。建立静脉通道,快速的扩充血容量等。

3.特异性药物治疗

(1)肾上腺素(Epinephrine):是救治初期的主要措施,当患者出现休克、气道水肿或有明确的呼吸困难,应及时给予肾上腺素0.3~0.5ml(1∶1000)皮下注射,按需要可以每5~10分钟重复应用。如果患者对初始剂量无反应或存在严重的喉痉挛或症状明显的心力衰竭,应该静脉注射5~10ml(1∶10000)。如果静脉通道没开通,可以肌内注射0.5ml的1∶1000稀释液,或气管插管内滴注10ml的1∶10000稀释液。当静脉注射肾上腺素时,可能引起严重的心动过速、心肌缺血、血管痉挛和高血压。肾上腺素通过增加细胞内cAMP的浓度而减少部分工型变态反应的炎性介质释放,而且能通过β-受体效应使支气管痉挛快速舒张,通过α-受体效应使外周小血管收缩,对抗许多过敏性反应介质的有害作用。因此是救治本症的首选药物,在病程中可重复应用数次。一般经过1~2次肾上腺素注射,多数患者休克症状在半小时内可逐渐恢复。

(2)糖皮质激素:若休克持续不见好转,应及早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20mg或琥珀酸氢化可的松200~400mg或甲泼尼龙120~240mg静脉滴注,每6小时重复1次。

(3)抗过敏或抗组胺药:应该尽早应用组胺拮抗药。优先考虑应用盐酸苯海拉明(1mg/kg,静脉注射)和雷尼替丁(50mg,静脉注射,时间为5min)。也可氯苯那敏10mg或异丙嗪25~50mg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10~20ml。慎用西咪替丁,因其快速静注可致低血压或心搏骤停。

(4)血管活性药物:如果重复应用肾上腺素和组胺拮抗药后仍存在低血压,需要积极地补充液体。如果血压仍低,可以选用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间羟胺。患者应该尽早停用升压药。

(5)解除气道痉挛:可以考虑静脉应用氨茶碱或奥西那林雾化吸入等。

4.连续观察 初期救治成功后,对过敏性休克的连续观察时间不得少于24h。对于病情不稳定的患者或仍需要持续注射升压药的患者,有条件应该放置肺动脉导管。动脉导管插管可以有效监测压力和获得血气标本来调整通气装置。

有高达25%的患者存在双相发作,即在初期成功的救治后经历一个最长达8h的无症状间期后,再发危及生命的过敏症状。研究表明临床给予糖皮质激素对过敏的双相发作有明显的控制作用。每6小时静脉注射氢化可的松100~250mg有助于阻止双相过敏反应的迟发表现。糖皮质激素不用于急性过敏反应的紧急治疗。

过敏反应发生时使用了β-受体拮抗药的患者,可能对肾上腺素的作用有抵抗性。阿托品和胰高血糖素可能有助于改善这些患者的心脏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