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电监测
2025年08月10日
一、心电监测
心电监测是当今重症医学最基本的监测手段之一。可用于监测心率快慢,发现和诊断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电图某些改变也可提示电解质异常。需注意的是心电信号的存在并不能保证心脏机械收缩或心排血量,因而心脏听诊及检查患者其他情况来综合判断患者情况非常重要,对特别危重患者尤其需要如此。
1.监测方法
(1)电极导联的位置:与标准心电图导联相比,监护导联为模拟导联,其肢体导联置于或近似于其相应的肢体。心前导联位置同标准心电导联,一般胸导监测放于V1处。
常用的有5导联线电极布局,3导联线电极布局(图2-1、图2-2)。还有用于12导联心电监测(图2-3)的10导联线布局。
(2)模式:大多数监护仪有诊断和监测两种模式。监测模式由于其频率区带较窄,可以滤除更多的干扰信号,有利于节律的监测。诊断模式频度区带较宽,可用于评估缺血时ST段的变化。目前监护仪可连续记录和分析ST段的变化趋势。
图2-1 3导联电极位置
图2-2 5导联电极位置
图2-3 12导联电极位置
2.节律的监测 Ⅱ导联为最常用的监测导联,此时,P波明显便于发现心律失常。
3.重症医学科心电监护时心率或心律改变常见原因
(1)交感神经兴奋:如低血容量、疼痛、焦虑。
(2)药物不良反应:如抗心律失常药、镇静药。
(3)电解质紊乱。
(4)发热或低体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