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袭性真菌感染与重症监护病房

一、侵袭性真菌感染与重症监护病房

(一)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定义

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s,IFI)是指各种真菌侵入人体组织、血液,并在其中生长繁殖导致组织损害、器官功能障碍、炎症反应的病理改变及病理生理过程。主要由念珠菌属、曲霉属等条件致病真菌引起,也可由组织胞质菌、皮炎芽生菌、孢子丝菌等地方流行性致病真菌所致。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老龄化、骨髓移植、实体器官移植的广泛开展,广谱抗生素、高强度免疫抑制药和化疗药物等的广泛应用,以及各种导管的体内介入和留置、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的流行,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患病率及病死率明显增高。

(二)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流行病学

重症监护病房(ICU)是比较特殊的医疗环境,由于自身的某些特点,ICU患者一直是IFI的高发人群。在过去的几十年中ICU患者IFI的发病率不断增加,占医院获得性感染的8%~15%。以念珠菌为主的酵母样真菌和以曲霉为主的丝状真菌是IFI最常见的病原菌,分别占91.4%和5.9%。侵袭性念珠菌感染的病死率可达30%~60%,而念珠菌血症的粗病死率甚至高达40%~75%。侵袭性曲霉感染发生率相对较低,但其病死率高,是免疫功能抑制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IFI已成为导致ICU患者死亡的重要病因之一。

(三)ICU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

ICU患者病情危重、复杂,多存在自身免疫功能低下或功能紊乱等情况,且ICU患者最突出的特点是其解剖生理屏障完整性的破坏,因此,使得正常定植的条件致病真菌及环境中的真菌易于侵入原本无菌的深部组织和血液,导致IFI。

ICU患者IFI的高危因素主要包括:①ICU患者病情危重且复杂;②侵入性监测和治疗手段的广泛应用;③应用广谱抗菌药物;④真菌管道、呼吸道定植;⑤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⑥器官移植广泛开展;⑦肿瘤化疗/放疗、HIV感染等导致患者免疫功能低下;⑧ICU诊治手段不断提高,使重症患者生存时间和ICU住院时间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