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治疗
(一)支持治疗
(1)一旦条件允许,患者应收入具备监护及抢救设备(包括除颤仪)的区域进行治疗。
(2)维持呼吸道通畅;对意识状态恶化或咽反射消失的患者行气管插管。
(3)使用无重复呼吸储氧面罩行高流量吸氧。
(4)监护:心电图,每5~15min测量生命体征,脉搏血氧饱和度。
(5)建立外周静脉通道。
(6)静脉补液首选生理盐水。
(7)实验室检查:全血细胞计数、尿素/电解质/肌酐、血毒物筛查(如怀疑混合药物过量,在转运患者的同时,备好毒物筛查采血管)。
注释:无须行血浆抗抑郁药浓度检测,其对治疗无参考意义。
(1)治疗期间行动脉血气分析监测血pH。
(2)行X线胸片检查明确有无肺水肿、吸入性肺炎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3)留置尿管监测尿量,评估容量状态。
(4)根据指征行洗胃,在转运患者的同时送检首次灌洗液标本。
(二)药物治疗
(1)活性炭:剂量为1g/kg,经胃管给药。
(2)碱化血液,维持动脉血pH至7.45~7.50。过度通气联合碳酸氢钠治疗是达到此目标最有效的方法。
1)对于气管插管的患者,以20次/分的频率行机械通气对于大部分患者是足够的。
2)碳酸氢钠的剂量为1~2mmol/kg,缓慢静脉注射20~30min。
3)碳酸氢盐治疗的指征为QRS波时限大于100ms。
(三)特殊情况
注意:碳酸氢钠是改善低血压和终止心律失常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1.碳酸氢钠治疗无效的心律失常
(1)利多卡因:可终止室性心律失常。剂量:1.0~1.5mg/kg静脉注射,之后以1~4mg/min的速度输液。
(2)硫酸镁:可用于治疗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剂量:1~2g静脉注射大于60s,之后以1~2g/h的速度输液。
(3)同步电复律可用于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
(4)紧急起搏可用于严重的缓慢性心律失常和房室传导阻滞。在急诊室行经皮起搏,如有必要再转入ICU行经静脉起搏。
2.低血压
(1)首选治疗为生理盐水输注及碱化治疗。
(2)效果不佳可尝试药物治疗。
(3)去甲肾上腺素或大剂量多巴胺:这两种药物在中毒早期效果更好。
1)去甲肾上腺素:以0.5~1.0μg/min的速度输注,根据效果调节剂量。
2)多巴胺:以10~20μg/(kg·min)的速度输注,根据效果调节剂量。
上述治疗失败需考虑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
3.碳酸氢钠治疗无效的抽搐 抽搐可引起乳酸酸中毒,从而降低环类抗抑郁药的蛋白结合力,使易感组织中活性药物的量增加,加重其心脏毒性。因此,控制抽搐具有重要的意义。
(1)地西泮:剂量为2~5mg,静脉注射,每5min重复1次,直至总量达到20mg。
(2)劳拉西泮:剂量为0.1mg/kg,静脉注射,最大剂量8mg。
(3)苯巴比妥:剂量为静脉100mg/min,直至总量达到10mg/kg或抽搐得到控制;如果无效,给予静脉50mg/min,直至总量达到20mg/kg(包括之前的剂量)或抽搐得到控制;如果仍然无效,给予静脉50mg/min,直至总量达到30mg/kg(包括之前的剂量)或抽搐得到控制。
(4)全身麻醉:请麻醉科会诊决定具体治疗方法。
4.急性药物过量的危险分层 ADORA(Anti Depressant Overdose Risk Assessment,抗抑郁药过量风险评估)评分常用于环类抗抑郁药过量危险分层。
(1)QRS波时限大于100ms。
(2)心律失常。
(3)低血压。
(4)呼吸抑制。
(5)昏迷。
(6)癫痫。
出现以上任何一项或以上都属高风险药物过量。
(四)潜在的离院标准
在可疑的急性药物过量发生后观察6h即可,因为大多数毒性作用在此之前就会显现出来。
如患者在这6h的观察期中无任何症状,QRS波时限小于100ms,心电监护未见心律失常发生,且精神科医师排除了相关风险,通常可考虑患者离院。
(五)处置
请普通内科会诊;注意将患者转入重症监护病房。对于此类病例,病情严重恶化可能在摄入药物数小时或数天后发生。
(张 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