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常见病因
低血糖症病因复杂,分类方法也很多。如按进展速度可分为急性、慢性低血糖症;按其病因可分为器质性、功能性及外源性低血糖症;按其发生与进食关系可分空腹或餐后低血糖症等。
临床上最常见的低血糖症病因是糖尿病低血糖(是指糖尿病患者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发生血糖过低的现象),其他均属少见。根据临床诊断思路将病因归纳如下:
1.药物性
(1)降糖药:用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主要指促胰岛素分泌剂)。
(2)非降糖药:①影响胰岛素降解:水杨酸钠、抗精神病药物、酚妥拉明、抗组胺类;②影响肝糖原生成及糖异生:β-受体阻滞剂,酒精性(饮酒后);③破坏胰岛β细胞:杀鼠药等;④机制尚不明:某些抗生素如喹诺酮类等。
2.胰岛素分泌增多
(1)早期糖尿病(胰岛β功能失调)特征:①可有糖尿病家族史;②常有超重或肥胖;③OGTT符合糖尿病标准或IGT阳性;④游离胰岛素可升高。
(2)胰岛β细胞功能亢进:胰岛素瘤:Graham于1927年首先描述胰岛素瘤(insulinoma),文献报道年发生率为1/25000,大多属良性腺瘤(占90%以上),极少为多发性内分泌腺瘤1型(MEN1)。国外文献报道,MEN1型中胰岛细胞瘤常为多发且易复发,提示即使手术后同样应当进行密切随访,警惕手术可能遗漏的微小胰岛细胞瘤以及术后新发生胰岛细胞瘤导致低血糖再次发生。胰岛β细胞增生症及胰腺癌极少。
(3)胰外肿瘤:根据肿瘤起源可以分为二大类。①间质组织肿瘤:包括间皮瘤、平滑肌肉瘤、横纹肌肉瘤、纤维肉瘤、神经纤维肉瘤等;②上皮组织肿瘤:肝癌、胰胆管肿瘤、胃肠肿瘤、肺支气管癌、卵巢癌、肾上腺皮质肿瘤等。
3.对抗胰岛素的激素分泌减少 垂体前叶功能减退(TSH、ACTH、GH等);甲状腺机能减退(甲状腺激素可促进葡萄糖吸收);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Addison病时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素分泌减少,肝糖分解减少,糖异生减少);胰岛α功能减退(胰升糖素下降)。
4.全身性疾病 严重肝、肾、心功能不全和严重感染可致机体缺氧、胰岛素降解减慢、胰岛素半衰期延长。
5.其他 胃大部切除术后低血糖;特发性或功能性低血糖;进食少;自身免疫性低血糖;糖代谢酶遗传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