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操作要点

四、操作要点

1.患者准备

(1)患者仰卧位,用薄枕垫高肩背部,使头向后仰伸、气管向前突出。

(2)用拇指和示指固定甲状软骨,明确以下解剖标志:甲状软骨、环状软骨、胸骨颈静脉切迹、气管环,可能的切开部位。

(3)一般取1~2或2~3气管环之间为切开部位。并做好标记。

(4)在操作之前,将吸氧浓度提高到100%,监测血压、心电及脉搏血氧饱和度。

(5)如已有经口或经鼻气管插管,应吸净管道内痰液,将气管插管退至穿刺部位以上,保持呼吸道通畅。

此时建议使用床边纤支镜,一是可以证实气管导管的位置,另外可证实导丝的中线位放置及随后的气管导管放置,以免气管外放置引起皮下气肿或气胸等并发症。

2.器械准备

(1)检查气管套管有无漏气;确认气管套管内芯在套管内移动无阻力。气囊完全放气以免插入套管时气囊破裂。

(2)检查导丝可无阻力地通过扩张钳及气管套管内芯。

(3)少许无菌液状石蜡润滑套管外壁。

3.操作要点

(1)常规消毒铺巾。

(2)触摸环状软骨,1%利多卡因局部麻醉。

(3)于选定的切开处做1.5~2cm的横行切口。此时于中线附近做一些探索性钝性分离有助于进一步明确解剖标志(如气管环)。

(4)将与装有2ml盐水的注射器连接的套管穿刺针于切开处中线行穿刺。穿刺方向略向足部,边进针边回抽,当回抽到大量气泡则套管针已到气管。

(5)固定穿刺套管,退出穿刺针。将穿刺套管与注射器相连,回抽到空气以再次证实套管在气道内。撤去注射器。

(6)将J形导丝沿穿刺套管送入气管约10cm,导丝外露约30cm。

(7)撤去穿刺套管前确认导丝前进后退无阻力。退出穿刺套管,导丝保留于原位。

(8)顺导丝送入扩张管,扩张软组织及气管前壁。扩张时要注意导丝可自由前送和后退。退出扩张管。

(9)夹闭专用扩张钳,将导丝尾端穿过钳子夹闭后形成的导丝孔。钳子沿导丝滑行。抓住导丝尾端,使钳子按先前扩张管同样的角度前行,直到有阻力。

(10)用双手逐渐打开扩张钳,将组织扩张到足以送入气管套管。保持钳子于张开位撤出钳子。

(11)重复(9)、(10)的步骤。当钳子前行通过气管前壁时,有阻力突然消失感,前进及后撤少许导丝,证实导丝无阻力。

(12)此时用钳子把手于中线位抬高至垂直位,这样钳子尖端将进一步沿气管纵线进入气管。

(13)用双手逐渐打开扩张钳,将气管扩张到足以送入气管套管。保持钳子于张开位撤出钳子。

(14)将导丝尾端穿入气管套管内芯的导丝孔。沿导丝放入气管套管及管芯。气管套管到位后,移除导丝及管芯。注意固定保护好气管套管。

(15)吸除气管及气管套管的分泌物。

(16)充盈气囊。

(17)接上呼吸机。

(18)利用胸廓起伏、双侧对称呼吸音、脉搏血氧饱和度证实置管成功。

(19)用凡士林纱及纱布局部垫敷,编带固定气管套管。

(20)拍胸部X线片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