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第二节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自20世纪50年代起,医学界开始人工循环支持的研究。1952年,Kantrowitz试验证明,血液从股动脉吸出,舒张期回注入动脉可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并于1978年首次在临床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取得成功。1981年,Bregmen改进了球囊结构及采用了经皮穿刺置入动脉的方法,使球囊反搏技术广泛运用于临床,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n pump,IABP)成为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左心室辅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