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要点

一、要点

(1)洋地黄和地高辛都是强心苷类药物,这类药物具备一个类固醇环,一个不饱和内酯环,还有1~4种糖(或糖苷)附着。这些化合物存在于洋地黄和夹竹桃等植物中。

(2)地高辛是一种Na-K-ATP酶抑制剂,它能增加细胞内的Na+积聚,促进Ca2+内流、提高细胞外K+的浓度。在收缩过程中,地高辛通过释放胞质内的Ca2+,促进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增加心肌收缩力。它也会引起血管舒张,从而减少心脏后负荷。

(3)在治疗剂量上,心电图(ECG)可能表现为长PR间期,短QT间期,ST段压低[特别是经典的“鱼钩样”改变(图9-4)],T波波幅降低。

图9-4 对勾符号的镜像(即反勾征)——洋地黄效应

(4)大剂量的地高辛抑制窦房结(SAN)功能,增加自律性,并阻断了房室结(AVN)的传导。最终的结果是心动过速和传导阻滞。

(5)地高辛经常用于治疗慢性心房颤动。地高辛过量导致交界性节律出现,也就是所谓的“心房颤动规则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