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操作要点

三、操作要点

1.器材 可用中心静脉导管或专用腹腔穿刺引流套管包。

2.准备

(1)清醒患者向其解释操作。签署知情同意书。

(2)穿刺前导尿或排空尿液使膀胱空虚,以免损伤。

(3)准备好标本管、培养瓶及装引流液的容器。

(4)患者取仰卧位,头略抬高。

(5)穿刺部位的选择

1)正中线脐下2cm处,优点是此处腹白线无血管。

2)左或右下腹,髂前上棘水平向内侧2cm、向头侧4cm处,对于肥胖患者,左下腹穿刺点最优,因此,接近中线处腹壁相对要薄,腹腔积液也较深。

穿刺处是否有腹腔积液可通过移动性浊音来判断。如有条件,可行床边超声定位,找到腹腔积液多并避开肠管及实质脏器的合适部位,对于肥胖或有多处手术瘢痕者尤其适用。将选定的穿刺点做好标记。

3.操作要点

(1)常规消毒、铺巾。

(2)1%利多卡因局部麻醉,用22G针头沿准备穿刺的方向边进边回抽,边浸润麻醉。当进针中阻力突然消失提示针尖已进入腹腔,回抽到腹腔积液时停止进针,将3~5ml1%利多卡因注入以局部麻醉高度敏感的壁腹膜。通常总共需5~10ml1%利多卡因。

(3)用大腔针头(18G)或11号刀片在穿刺处做一小的皮肤切口,以利随后引流导管的导入。

(4)穿刺导管进入皮肤、皮下及壁腹膜有2种方法

1)成角穿刺技术:以45°穿透皮肤,并按此方向通过皮下组织进而到腹腔。

2)Z形通道技术:行穿刺前,将穿刺处皮肤向足部方向牵拉移动2cm,在此基础上按前述成角穿刺技术穿刺,当穿刺结束后,皮肤穿刺处将回缩至其原来位置。

这些穿刺法可避免穿刺处皮肤与腹膜穿刺处直接重叠,理论上可降低随后腹腔积液溢漏的风险。

(5)用优势手握注射器,用非优势手握住套管针杆。非优势手倚靠于皮肤上有利于控制穿刺方向。每进针一小段(2~3mm),回抽一次注射器。当针尖进入腹腔时可感觉阻力突然消失,回抽到腹腔积液,停止进针,固定针芯,沿针芯将套管前送入腹腔,退出针芯,再将套管与注射器连接,回抽证实有腹腔积液抽出。

(6)如需诊断标本,用大注射器通过套管抽30~60ml腹腔积液。如需引流,则按Seldinger法通过套管置入导丝,并在导丝引导下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深度10~15cm,包扎固定导管,将导管接头与引流袋连接引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