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要点
有多种来源,包括阿司匹林、碱式水杨酸铋(水杨酸盐含量8.8mg/ml)、运动用搽剂、冬青油(水杨酸盐含量530mg/ml)及中药。
(一)轻度毒性(急性摄入150~200mg/kg)表现
(1)呼吸过度伴呼吸性碱中毒(由延髓呼吸中枢刺激导致)。
(2)耳毒性是明显症状(特别是耳鸣)。
(二)中度毒性(急性摄入200~300mg/kg)表现
(1)呕吐往往从摄入后3~6h开始,可导致代谢性酸中毒。
(2)重度呼吸过度、高热、脱水、腹痛及大汗淋漓。
(三)重度毒性(急性摄入300~400mg/kg)表现
(1)最初为中枢神经系统改变伴刺激体征,随后很快出现压抑,导致惊厥和昏迷。
(2)非心源性肺水肿、心律失常、出血及急性肾衰竭。
(3)代谢性酸中毒。
(4)由于心血管衰竭、呼吸衰竭或中枢神经系统衰竭死亡。
急性服用过量后1~2h开始出现症状,可能要在12~24h后症状才达高峰。然而,如果6h内没有临床症状,则患者发生重度毒性的可能性不大,除非摄入的是缓释制剂。
1960年,临床毒理学的先驱之一AlanDone制作了水杨酸盐的列线图,旨在确定急性服用过量后不同时间的水杨酸盐水平,进而确定毒性的严重程度。然而,该列线图不用于确定治疗;因此现在不再推荐使用Done列线图。相反,指导临床治疗的是患者的临床情况和早期病程,而非列线图。
(四)血清水杨酸盐评估
(1)首次水平应在摄入后约2h抽血测定,6h抽血重复检测。此后,应监测系列水平(每3~4h监测1次),直至观察到水杨酸盐水平比前一次实验室评估下降约10%。
(2)在急性服用过量时,甚至在6h抽血检测之前即可非常迅速地发生明显毒性。
(3)摄入后6h内抽血检测的水杨酸盐水平<30mg%(非毒性范围)不能排除即将发生的毒性。
(4)水杨酸盐中毒没有解毒药。
(5)碱化尿液适用于水杨酸盐水平升高且有毒性的患者(>30mg%)
1)水杨酸盐是一种酸,离子化可增加其肾排泄。
2)肾脏仅重吸收离子化的水杨酸盐;由于水杨酸盐是一种酸,它在碱性尿液中呈离子化。
3)如果尿液的pH增至8,则水杨酸盐经尿液的排泄量增加10~20倍。
(6)血液透析是降低血清水杨酸盐水平的最有效方法。适应证如下所示。
1)绝对服用过量(>300mg/kg)。
2)急性摄入后,血清水杨酸盐水平>100mg/dl。
3)难治性酸中毒。
4)重度心脏毒性。
5)肾衰竭。
6)药物难治性非心源性肺水肿。
7)提示脑水肿的神经系统体征或症状,如精神病、意识错乱、惊厥或昏迷。
8)尽管碱化尿液和多次给予活性炭治疗,血清水杨酸盐水平仍升高。
△对全科医师的特别提示:
(1)重度水杨酸盐中毒的患者最初看起来无异常。对于可疑病例,必须转诊去急诊科进一步评估。
(2)注意水杨酸盐中毒的早期体征,如耳鸣、眩晕或听力丧失。
(3)必须知道摄入少量浓缩的水杨酸盐(如水杨酸甲酯搽剂)是致死性的,尤其是对于儿童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