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常见病原体
引起IFI的病原体可分为两类,真性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前者仅由少数致病菌组成,主要包括组织胞质菌和球孢子菌,它们可侵入正常宿主,也常在免疫功能低下患者中引起疾病。在免疫功能受损的患者中,由真性致病菌所致的感染常为致命性的。条件致病菌主要包括念珠菌和曲霉菌,多侵犯免疫功能受损的宿主。念珠菌、曲霉、隐球菌和毛霉是引起IFI最常见的病原菌。在ICU中,不同疾病发生真菌感染的概率和致病菌的分布均有所差异。
(一)念珠菌感染
念珠菌是最常见的一类条件致病菌,常见的致病性念珠菌(假丝酵母菌)有白念珠菌、热带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克柔念珠菌、季也蒙念珠菌和葡萄牙念珠菌。作为人体的正常菌群,念珠菌感染与机体防御功能密切相关,只有在防御机制受损时才会引起疾病。目前ICU患者IFI仍以念珠菌为主,其中白念珠菌是最常见的病原菌(占50%),但近年来非白念珠菌感染的比例在逐渐增加。根据患者所患疾病不同念珠菌的感染情况也有所不同,对于外科ICU患者,主要感染的真菌是念珠菌;在内科ICU中,念珠菌感染多见于腹腔、导管、泌尿系等,近年来菌群分布也有所改变,如非白色念珠菌感染比例增加,我国以非光滑念珠菌为主,与国外以光滑念珠菌感染增加为主不同,这可能与国外积极预防性使用氟康唑较多相关。
(二)曲霉菌感染
曲霉为条件致病菌,致病性曲霉的种群主要包括烟曲霉、黄曲霉和土曲霉等。曲霉孢子易在空气中悬浮。吸入孢子后可引起曲霉病,肺和鼻窦最易受累,依据宿主的免疫状态可产生多种不同的临床类型。在免疫功能正常个体,曲霉可成为过敏原或引起肺或鼻窦的局限性感染;在免疫功能严重受损患者,曲霉可在肺部或鼻窦处大量生长,然后播散至身体其他器官。在ICU中,曲霉菌感染多见于血液系统疾病,而一般外科ICU较少见。但是对于基础免疫力低下,既往有肺部疾病或接受器官移植的患者,也易发生曲霉菌感染。一旦发生曲霉菌感染,患者死亡率非常高(总体达86%),高于念珠菌感染死亡率。
(三)隐球菌感染
隐球菌属中新型隐球菌是最常见的致病菌,它包括两个变种,即新生隐球菌新生变种和格特变种。健康人对新型隐球菌有免疫力,只有当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或失去平衡时,病原菌才易于侵入人体致病。有报道指出长期大量应用免疫抑制药的患者患病率可达10%~30%。该菌最常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常引起严重的脑膜炎/脑膜脑炎,也可引起肺部、皮肤病变。其主要感染途径为呼吸道。隐球菌病好发于艾滋病(AIDS)、糖尿病、晚期肿瘤、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器官移植等患者。感染后常呈进行性加重,病死率高,可达25%~60%。
(四)双相真菌的感染
双相真菌主要包括申克孢子丝菌、马尔尼菲青霉菌、荚膜组织胞质菌、粗球孢子菌、副球孢子菌、皮炎芽生菌。除孢子丝菌病多为皮肤外伤后感染外,其他真菌主要由呼吸道感染,但绝大多数感染者无症状,为自限性疾病。少数患者可发展为严重的系统性损害,如组织胞质菌感染,常发生于化疗所致的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一般以肺部感染较多见,80%病例为男性。
(五)致病性接合菌的感染
接合菌纲包括毛霉目和虫霉目。其中毛霉目的致病菌主要包括毛霉、根霉、根毛霉和犁头霉。虫霉目的致病菌有蛙粪霉和耳霉,主要通过微小外伤和昆虫叮咬而感染。毛霉目所致感染最为常见,又称毛霉病。其发病有多种易感因素,如高血糖、代谢性酸中毒、大剂量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白细胞减少等。大多数患者通过吸入空气中毛霉孢子而感染,其次是食入或外伤致病,肺和鼻窦最常受累。肺毛霉菌病是病原菌经血液或淋巴液内源性播散致肺,患者多于感染后1周内死亡,被认为是白血病化疗后并发感染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六)卡氏肺孢子菌的感染
卡氏肺孢子菌主要引起肺部感染,称为卡氏肺孢子菌肺炎(Pneumocystis carinii pneumonitis,PCP)。目前临床上主要见于艾滋病和免疫功能受损患者。约50%的AIDS患者会出现PCP,也是艾滋病患者重要的致死原因,虽然由于强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应用,PCP在艾滋病患者中发病率在下降,但是,由于器官移植和免疫抑制药物的广泛应用,使本病的发病率仍有所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