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处理
2025年08月10日
第四节 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处理
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系统内不正常凝结,属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以下肢多见。来自全身静脉系统的血栓可脱落或游离,经上、下腔静脉进入右心系统,并最终阻塞肺动脉或分支,形成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称为肺血栓栓塞(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则是指血栓性和(或)非血栓性栓子脱落堵塞肺动脉或分支引起的呼吸循环功能障碍综合征。PTE约占PE的90%以上,因此,肺血栓栓塞常称为肺栓塞。DVT与PTE合称为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两者在发病机制上存在联系,是同一疾病的两种不同临床表现。
目前国内还缺乏关于DVT发病率的准确统计资料。国外的一项临床研究结果显示,VTE的发生率为1.43‰,DVT的发生率为0.93‰,PE的发生率为0.50‰。Heit等的统计结果显示,美国在发生VTE的近30万例患者中,每年有5万~20万例死于PE,病死率在0.1%以上。Muscedere等报道ICU患者VTE发生率则高达3%,病死率也远高于普通人群。国内有报道入ICU时DVT的患病率为11.9%,内科重症监护病房中超过1/4的患者可能合并DVT。因此,临床医师应该认识DVT形成的危险因素、DVT的多种临床表现和了解相关实验室检查,掌握DVT的临床诊断、预防和治疗,并保持一定的警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