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严重度与预后的判断
1.必要的化验检查 常用化验项目包括胃液或呕吐物或粪便隐血试验、外周血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Hct)等。为明确病因、判断病情和指导治疗,尚需进行凝血功能试验(如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血肌酐和尿素氮、肝功能、肿瘤标志物等检查。
2.失血量的判断 病情严重度与失血量呈正相关,因呕血与黑便混有胃内容物与粪便,而部分血液贮留在胃肠道内未排出,故难以根据呕血或黑便量判断出血量。常根据临床综合指标判断失血量的多寡,对出血量判断通常分为:大量出血(急性循环衰竭,需输血纠正者。一般出血量在1L以上或血容量减少20%以上)、显性出血(呕血或黑便,不伴循环衰竭)和隐性出血(粪隐血试验阳性)。临床可以根据血容量减少导致周围循环的改变(伴随症状、脉搏和血压、化验检查)来判断失血量(表12-5)。
表12-5 上消化道出血病情严重程度分级
3.活动性出血的判断 判断出血有无停止,对决定治疗措施极有帮助。如果患者症状好转、脉搏及血压稳定、尿量足(>30ml/h),提示出血停止。
(1)临床上,下述症候与化验提示有活动性出血:①呕血或黑便次数增多,呕吐物呈鲜红色或排出暗红血便,或伴有肠鸣音活跃;②经快速输液输血,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未见明显改善,或虽暂时好转而又恶化,中心静脉压仍有波动,稍稳定又再下降;③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与Hct继续下降,网织红细胞计数持续增高;④补液与尿量足够的情况下,血尿素氮持续或再次增高;⑤胃管抽出物有较多新鲜血。
(2)内镜检查根据溃疡基底特征,可用来判断病变是否稳定,凡基底有血凝块、血管显露等易于再出血,内镜检查时,对出血灶病变应作Forrest分级(表12-6)。
表12-6 出血性消化性溃疡的Forrest分级
4.预后的评估 ①病情严重程度分级:一般根据年龄、有无伴发病、失血量等指标将ANVUGIB分为轻、中、重度。年龄超过65岁、伴发重要器官疾患、休克、血红蛋白浓度低、需要输血者再出血危险性增高。无肝肾疾患者的血尿素氮或肌酐或血清转氨酶升高者,病死率增高。②Rockall评分系统分级(表12-7):Rockall评分系统将患者分为高危、中危或低危人群,积分≥5者为高危,3~4分为中危,0~2分为低危。如出血患者,61岁,收缩压为105mmHg,心率为110/min,胃镜下可见一巨大溃疡,活检示胃腺癌,附血凝块,无伴发病。则该患者Rockall积分=年龄(2)+心动过速(1)+无伴发病+胃癌(2)+近期出血征象(2)=7分,为高危患者。
表12-7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Rockall再出血和死亡危险性评分系统
注:*:收缩压>100mmHg,心率<100/min;△:收缩压>100mmHg,心率>100/min;▲:收缩压<100mmHg,心率>100/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