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外营养时机的争议及近期研究进展

三、肠外营养时机的争议及近期研究进展

肠外营养的时机存在广泛争议。尽管肠内营养的作用已经被广泛认识且成为首选的营养途径,但很多重症患者都受到肠道功能的限制,需要肠外营养来补充营养需要。而早期是否需要添加肠外营养,长期以来存在争议,大量的研究结果也存在差异。Heyland和Braunschweig的两个荟萃分析均发现早期肠外营养不改善预后,且增加感染等并发症。然而,Simpson对采用意向性分析原则的研究进行荟萃分析,发现早期肠外营养尽管会增加感染发生率,但可以降低重症患者的病死率。国际指南的推荐意见也不尽相同。美国营养学会(ASPEN)推荐重症患者入ICU后如果不能进行肠内营养,且在发病前无营养不良的情况,则在入ICU一周后才开始进行肠外营养。而《欧洲营养学会(ESPEN)指南》则推荐重症患者入ICU 48小时后仍不能进行肠内营养,即可以考虑开始肠外营养。

早期肠外营养的并发症可以预防,是安全的营养途径。早期肠外营养增加并发症一直是临床医生担心的问题。Michael等进行了一个大规模、随机对照研究,共纳入了4640例患者,比较早期肠外营养(入ICU 48小时内)和晚期肠外营养(入ICU一周后)的作用,研究发现相比晚期肠外营养,早期肠外营养显著延长ICU住院时间,增加感染发生率。然而,最新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随机对照研究提出了新的观点。研究共纳入2400例患者,其中2388例被最终纳入分析。纳入患者在入ICU后36小时内开始予以营养支持(1191例进行肠外营养,1197例进行肠内营养)并持续至第5天,所有患者进行了能量需要评估与严密监测,保证了营养的合理性,同时严格控制患者的血糖,并按照《指南》对患者进行院内感染的预防,主要观察指标为30天的全因死亡率。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30天病死率无明显差异(肠外营养组33.1%vs肠内营养组34.2%,P=0.57)、住院时间及各种并发症发生也均无显著性差异。提示早期肠外营养在评估与监测,积极控制血糖,并加强感染防控的情况下是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