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

第二节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

急性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急症之一,以来源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出血最常见,来源于屈氏韧带以远部位的出血称为下消化道出血,其发病率远低于上消化道出血。在我国按照发病率的高低,常见引起急性消化道出血(UGIB)的疾病有:消化道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应激性胃黏膜病变和胃肿瘤。

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通常有以下几种。

1.呕血 指呕吐物中有血性成分,颜色可分为鲜红色或咖啡色。

2.黑便 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在肠道内被细菌降解为正铁血红素和其他血色素后形成的黑色柏油样大便。

3.血便 指由肛门排出的鲜红色或暗红色大便,血液可与大便混合,或血液包裹在成形大便外周,或排出不含大便的血性液体。

4.粪便潜血阳性 大便性状正常但通过特定的实验室检查证实其中含有血液成分,常常为消化道慢性少量出血的特点。

5.血容量不足 为血容量不足引起的全身症状,头晕、昏厥、气短、心悸、心绞痛乃至休克表现。

在慢性消化道出血或部分急性出血患者早期,血液还未排出体外时。急性UGIB常以呕血和黑便为主要表现,然而,粪便颜色由出血速度、出血量和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共同决定的,出血量过大或出血速度快有时也可出现鲜血便,而急性UGIB的患者在出血量不大或血液在肠道停留时间过久的情况下也可出现黑便(表12-3,表12-4)。

表12-3 失血量的临床评估

表12-4 低血容量休克的判断及补液(英国胃肠病学会推荐)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acute nonvariceal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ANVUGIB)系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的非静脉曲张性疾患引起的出血,包括胰管或胆管的出血和胃空肠吻合术后吻合口附近疾患引起的出血,年发病率为(50~150)/10万,病死率为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