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MO适应证
原则:急性期可逆病变、无重大并发症、有后继治疗手段。
ECMO适应证因其强大的心肺替代功能且操作简单而应用非常广泛。由于ECMO的出现使许多危重症的抢救成功率明显上升,如ARDS的治疗。更令人振奋的是使许多令医师束手无策的难题有了新的有效解决方法,如呼吸心搏骤停的抢救。
1.急性严重心力衰竭 严重的心力衰竭不但会减少组织器官血供,更严重的是随时会有心搏骤停的可能。ECMO可改善其他器官及心脏本身的氧合血供,减少了心搏骤停的风险。常见于重症暴发性心肌炎、心脏外科手术后、急性心肌梗死等。在ECMO实施同时可实施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可减轻心脏后负荷,改善冠状动脉循环,改善微循环,减轻肺水肿,促进心功能恢复,同时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可作为脱离ECMO系统的过渡措施。在支持期间要密切关注心脏活动情况,超声诊断下心脏完全停止搏动>3小时,则应立即开胸手术置管转换成A-A-A模式。如若治疗无效果可考虑心脏移植。这类病例多数无其他脏器损害,器官移植的效果也很好。
2.急性严重呼吸功能衰竭 呼吸功能衰竭是实施ECMO支持最早成功率很高的病种。常见有感染、火灾气体吸入、刺激性气体吸入、肺挫伤。大多数严重呼吸功能衰竭病例随时有心搏骤停的可能,因此,治疗原则上还是应尽快建立稳定的生命支持,缩短器官缺氧时间。呼吸功能衰竭需要支持时间长,如循环稳定一般选择V-V转流,氧合器首选硅胶膜式氧合器。但对于肺挫伤或心功能低下的患者首选V-A转流方法,可减少肺血流,应对可能发生的肺出血,且保护循环的稳定。呼吸机治疗的参数可在ECMO支持下,调至氧浓度<60%、气道压<20cmH2O的安全范围内。有学者提出用低气道压将肺膨胀供氧,排除二氧化碳由人工膜肺完成。
3.各种原因引起的心搏呼吸骤停 在有条件开展ECMO的医院,心搏呼吸骤停的抢救首选传统PCR急救同时实施V-A ECMO。此方案的优点:①最短的时间支持呼吸循环,保护重要脏器;②防止反复出现心搏呼吸骤停;③在安全的状态下寻找并治疗原发病。经过训练的团队可以将ECMO的启动时间控制在8~15分钟。在有效的心肺复苏支持下,团队密切合作尽快启动循环,能够保证重要脏器不发生不可逆损害。在实施ECMO后一般心搏会很快恢复,若长时间未恢复则可转A-A-A模式。无原发病的患者可在去除刺激因素后迅速恢复而脱离ECMO,例如电击、高血钾等导致的呼吸心搏骤停。某些原发病,经过支持可以恢复,治愈原发病后可脱离ECMO,例如重症爆发性心肌炎。若有严重的原发病且非自限性,如不治疗心功能难以恢复,应积极进一步治疗,例如急性心肌梗死,在ECMO支持下,尽快实施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或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
4.各种严重威胁呼吸循环功能的疾病 酸碱电解质重度失衡、重症哮喘、溺水、冻伤、外伤、感染。这些是常见的ECMO治疗适应证。有的虽然心肺功能尚好,但心肺功能随时可受原发病影响。出于保障可预见性地实施ECMO支持或准备随时实施,一般选用V-A转流,保命为主。
5.为器官移植受体或供体提供缓冲时间 对于一些心肺功能没有恢复可能的病例,通过移植技术来达到脱离ECMO而康复。这就使一些被认为是禁忌证的疾病仍可延伸使用ECMO技术,并与移植技术结合形成一个理想的救治过程,甚至能促进移植技术的发展。
6.预防性使用ECMO 各种严重威胁呼吸循环功能的疾病,在治疗原发病基础上可积极ECMO介入以保证生命。在这里ECMO是用于预防性保障,因为原发病随时可威胁呼吸循环功能导致严重后果。例如严重气管受压的患者需要麻醉手术;心脏冠状动脉左主干支架置入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