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肠内营养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
肠内营养是最理想的营养供给途径。肠内营养作为符合生理的营养支持方式,可以维护肠道黏膜屏障、促进肠道蠕动与分泌,增加营养因子吸收进入肝脏合成蛋白质,减少细菌和毒素易位,降低肠源性感染和由此产生的“二次打击”。此外,肠内营养可以减轻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调节免疫功能。可见,肠内营养治疗已经不仅仅是提供热卡,而是对整个机体以及器官功能都具有保护作用。因此,当患者可以利用肠道实施营养支持时,利用肠道已经成为不争的共识,并且提出重症患者只要可以利用肠道,就需要使用胃肠道实施肠内营养。
然而,胃肠道功能障碍限制了肠内营养的顺利实施。目前研究显示,接近60%的重症患者存在胃肠道功能障碍,使得很多重症患者仅能部分耐受甚至完全不能耐受肠内营养。鉴于重症患者的胃肠道功能障碍发生率高,很多学者都提出肠内滋养性营养的理念。肠内营养支持的初期可能导致患者能量供应不足,肠外营养,作为补充热卡的另一营养支持途径,在临床上也被广泛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