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血清酶学监测
肝含有大量参与代谢、解毒的酶,其含量占肝总蛋白含量的2/3。当各种原因致肝受损害时,某些酶从受损肝细胞内逸出,进入血液,检测血清中其含量升高。因此,监测肝血清酶学对了解肝功能,进而指导诊治有很大价值。
1.血清转氨酶 与肝功能相关的转氨酶主要有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
(1)组织分布:ALT主要存在于肝细胞质中,正常情况下ALT在肝细胞内活性较血清约高100倍,故只要有1%的肝细胞坏死,血清中ALT即升高1倍,因此,ALT是最敏感的肝功能检测指标之一。
AST在心肌含量最高,肝组织含量其次。因此,在肝损害时,AST升高没有ALT明显。
(2)临床意义:正常时血清ALT和AST含量很低。当肝细胞受损时,细胞膜通透性增加,两者血清活性迅速增加,但血清ALT升高更为明显,且ALT的半衰期(6.3天)较AST(2天)要长。因此,与AST相比,ALT能更灵敏地反映肝细胞损伤。
ALT升高多见于急性肝炎,若为重症肝炎时,一度上升的ALT可随病情的恶化而降低,表明肝细胞的减少。ALT与黄疸分离表明有大量肝细胞坏死。
2.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测定 ALP为一磷酸单酯水解酶,在肝ALP主要分布在肝细胞血窦侧的毛细胆管侧微绒毛上,经胆汁排入小肠。当胆汁排出不畅、毛细胆管内压力增高时,又可诱导产生大量ALP。另外,来源于骨、肠、肾、胎盘等处的ALP也随胆汁一起排泄。
因此,胆汁淤积时ALP升高。另外,细胞增活跃的骨骼疾病或肿瘤患者ALP也升高。
ALP与血清转氨酶同时测定,有助于黄疸的鉴别:肝细胞性黄疸的转氨酶很高,而ALP正常或稍高;阻塞性黄疸ALP升高明显,而转氨酶仅轻度升高。
3.γ-谷氨酰转移酶(γ-glutamyl transpeptidase,γ-GT)测定 γ-GT在体内组织中分布多少依次为肾、胰及肝。在肝中γ-GT主要分布于肝细胞近毛细胆管侧及整个胆管系统。因此,有胆汁淤积、肝内合成亢进(如慢性肝炎)等状况时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