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ECMO技术

三、ECMO技术

主要分为两种方式,V-V转流与V-A转流。

1.V-V转流 V-V转流是经静脉将静脉血引出经氧合器氧合并排除二氧化碳后泵入另一静脉。通常选择股静脉引出,颈内静脉泵入,也可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双侧股静脉。原理是将静脉血在流经肺之前已进行部分气体交换,弥补肺功能的不足。V-V转流适合单纯肺功能受损,无循环衰竭危险的病例,可在其支持下降低呼吸机参数至氧浓度<60%、气道压<20cmH2O,从而减少呼吸机对肺的压力性损伤。需要强调V-V转流只是部分代替肺功能,因为只有一部分血液被提前氧合而非全部,且由于管道都在静脉系统内、存在重复循环现象。重复循环现象是指部分血液经过ECMO管路泵入静脉后又被吸入ECMO管路,重复氧合见图3-14。

2.V-A转流 V-A转流是经静脉将静脉血引出经氧合器氧合并排除二氧化碳后再泵入动脉。成人通常选择股动静脉;新生儿及幼儿由于股动静脉偏细选择颈动静脉;也可开胸手术行动静脉置管。V-A转流是可同时支持心肺功能的方式。V-A转流适合心力衰竭、肺功能严重衰竭并有心脏停搏可能的病例。由于V-A转流ECMO管路是与心肺并联的管路,转流过程会增加心脏后负荷,同时流经肺的血量减少。长时间运行可出现肺水肿。这也许就是ECMO技术早期对心脏支持效果不如肺支持效果的原因。当心脏完全停止跳动,V-A模式下心肺血液滞留,容易产生血栓而导致不可逆损害。如果超声诊断下心脏完全停止跳动>3小时则应立即开胸手术置管转换成A-A-A模式。两条插管分别从左、右心房引出经氧合器氧和并排除二氧化碳后泵入动脉。这样可防止心肺内血栓形成并防止肺水肿发生(图3-15)。

图3-14 V-V转流

图3-15 V-A转流

ECMO方式的选择要参照病因、病情,灵活选择。总体来说V-V转流方法为肺替代的方式,VA转流方法为心肺联合替代的方式。心力衰竭及心、肺衰竭病例选V-A;肺功能衰竭选用V-V转流方法;长时间心搏停止选A-A-A模式。而在病情的变化过程中还可能不断更改转流方式。例如,在心肺功能衰竭急救过程中选择了V-A转流方法,经过治疗心功能恢复而肺还需要时间恢复。为了肺功能的快速恢复,转为V-V模式。不合理的模式选择则可能使原发病进展,降低成功率;正确的模式选择可对原发病的痊愈起积极作用,提高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