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交流合作
2025年08月10日
(三)国际交流合作
除了海外军事活动,在驻北约、欧盟有大量德国军官参与工作的机会,法德混合旅等联合部队也是德军军官增强国际合作意识、增加阅历的平台。随着国家利益在全球的扩展,中国军人在国际舞台上亮相不断增加,中国军人的国际视野和国际思维也应该不断拓展。要通过留学培训、出外访学、会议交流、出国考察、担任驻外武官和军事观察员等方式和行动破除“视野只盯着一亩三分地”的弊病,使当代的青年军官能站在更高的角度去思考民族之兴、国家未来、国防大业。
参考文献:
[1]杨超.对军事职业教育概念的再探讨[J].武警工程大学学报,2015(3):40-43.
[2]高博,弥鹏,杨阿锋.德国军事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体系[J].世界教育信息,2016(6):10-13.
[3]李建新.对士官职业教育改革的理性思考[J].士官教育,2014(3):3-5.
[4]胡磊.德军军事教育现状及对我军启示[J].信息通信学院学报,2018(1):39-40.
[5]丁双双,李宇庆,魏子任.我军军事职业教育发展探析[J].继续教育,2015(1):13-16.
[6]向凯.创新发展军事职业教育的对策[J].装甲兵学术,2014(3):44-45.
[7]曹士信,广艳辉.国际视野下的军事职业教育主要特点及启示[J].继续教育,2015(11):58-60.
[8]张晖,张发.我军军事职业教育概述与思考[J].教学研究资料,2014(9):36-41.
[9]周林,陈战辉,李军.中外军事职业教育的对比分析与思考[J].军事基础教育,2015(4):1-3.
[10]鲍贞勇.德国职业教育对我军后勤士官教育的启示[J].基层后勤研究,2014(1):61-63.
[11]张发.外军军事职业教育研究及启示[J].教学研究资料,2014(10):4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