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大数据,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一)借助大数据,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配置是教育体制的核心,目前军事职业教育背景下的各种教育资源还没有实现最有效的合理配置,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教育培训体制上,各院校之间的衔接并不是很紧密,主要体现在各培训主体职能定位还不清晰,在力量建设、任务实施等方面还有重复交叉;现有培训层次少且模式单一,各培训层次之间难以高效衔接;院校与部队、部队与地方难以真正达成实质性融合,除了“合训”院校和“分流”院校相互间在课程上进行了衔接外,其他的更深层次的衔接例如对学员性格特点、认知能力、领导管理能力等的认知并没有建立起来,这都造成了教育资源的重复建设或衔接不畅;另一方面是军事职业教育体制下教育对象的全员覆盖性及教育内容的动态开放性无疑将会在未来造成教育资源的异常丰富,对任何一位身处岗位发展前沿、具有专业特长和实践经验的官兵来说,都能够以灵活多样的方式提供各种课程资源,这些体量巨大的资源在更大限度满足官兵个性化需求的同时可能也会产生干扰,因为这些资源没有统一标准,结构上也将会具有复杂多样及状态不稳定等特点。如何以专业的角度合理配置这些资源,避免资源重复建设或建设断层的同时更加有效指导未来资源建设方向,对军事职业教育管理者来说始终会是最艰难的工作。如果以现今大多数的教育管理者用人工水平的手段和技术配置教育资源的状况来看,要胜任这项工作更是难以想象的。

大数据技术的出现有望帮助我们解决这一难题。教育资源的配置既包括人才资源配置,如师资力量及学员分配等,也包括财物资源,如教育的硬件管理或物质配置等,还包括知识资源如教育内容、教育理论、教育方法、教育经验等,借助大数据的预测功能,我们可以通过收集有关整个国家教育系统、全军院校、担负职业教育的军内院校的师资力量、学科优势、主要任务、开设课程等情况,各类网络学习系统及教学平台上教学资源建设情况以及部队各类人员的教育、训练背景和岗位需求的大量数据,建立军事职业教育数据中心,深度挖掘、分析这些数据的基础上,全面了解全军院校的各类教育资源分配及占比,摸清各类人员的实际及潜在需求,通过人员调动、调整投入及大力开发网络教学资源等手段调节教育资源供给上的不平衡,更加科学地指导全军院校军事职业教育和部队训练课程设置,真正做到全军一个校,把最适合的资源配置到最需要的地方去,进而实现资源有针对性的全员共享,全军资源合理、有效、公平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