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的数字化在线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军事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建设的核心
在线课程既包括对原有传统的纸质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和改造,将其转化为可以被现代网络终端识别、存取并进行网络传输利用的资源,也包括新开发建设的课程资源。目前,军事职业教育在线课程主要有微课(以视频为核心,围绕某一知识点或技能等单一任务实施教学的资源)、OCW(视频公开课)、MOOC(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SPOC(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四种形态。目前全军院校有数量庞大的视频公开课,它们是军事职业教育课程建设升级改造的重点。
军事职业教育是全员教育,受教育者的类型和层次呈现多样性特点,课程依托由实际课程转为网络信息平台,这就要求紧紧围绕培训目标和官兵职业发展需求,建立以数字化在线课程资源为核心,以模块化课程为主导,以能力为导向的多层级和多类别的科学课程体系。首先,明确培养目标。这是教育内容、方法和运行机制的前提和基础,决定了课程体系的构建、教学方法的选择等。一方面,满足部队建设的现实需求是军事职业教育的重要任务。课程体系必须立足需求牵引,培养岗位任职能力,要紧贴部队训练、作战的实际需求,及时吸收并提供新知识,加强教育内容的拓展和更新,满足部队建设中的现实需求和未来发展的长远需求。另一方面,提升官兵胜任岗位需求和职业生涯发展的职业素质,是军事职业教育的根本目的。课程体系建设要着眼能力发展,提升职业素质,激活各类人员的个性发展潜能。其次,区分课程类型,优化课程结构。由于教育对象的类型、层次和岗位类型不同,军事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也存在区别,例如,依据课程功能,划分为基础性、拓展性、选择性、综合性课程;依据学习方式,划分为必修、选修、自修课程等。但不管哪种模型,课程设置的问题归根结底是选取哪些学科的知识组织一定的知识体系培养人才的问题。军事职业教育教育对象来源的广泛性和复杂性,决定了课程的多样性。其课程体系要打破传统学科界限,按照专题化、模块化的思路,跨学科设置课程,构建以必修课程为主体、拓展课程为补充的菜单式课程体系,突出综合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实现学科、专题、案例、实践课程的有机匹配。再次,在建设理念上,军事职业教育的课程资源建设应由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重视助学型资源的开发。例如,“MOOC”除了具备传统网络课程丰富的教学资源外,还结合了许多社交网络元素,更注重交互和自主学习,形成了“在线互动学习”模式[2]。从教学内容看,实现了“一份资源,全军共享”,只要构建与全军相互联通的继续教育网络体系,建立庞大的数字资源库,部队官兵就能从中自主选择所需要的教学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