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分层次、分专业、菜单式的组学模式
围绕解决联合作战保障人才职业素养不够、岗位适应力不强等问题,建立分层次、分专业、菜单式的职业教育组学模式,全面提高联合作战保障人才能力素质。
一是区分高中低三个层次。联合作战保障人才职业教育也需因材施教,需要根据教育对象的具体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和使用教学方法,以提高职业教育效能。不同层次的联合作战保障人才,其学习需求差异较大。高级联合作战保障人才侧重于提升思维层次、战略水平和组织指挥能力。中级联合作战保障人才侧重于提升大型、高端、复杂联合作战的保障能力。初级联合作战保障人才侧重学习联合作战保障的基本内容、基本流程和基本方法。职业教育应针对高中低层次培养对象的不同特点,探索互有区分、以学员需求为牵引的培养模式。高级联合作战保障人才培养,应以联合作战指挥大学为依托,探索军委领率机关、联合作战指挥大学、外军高级指挥院校共教共育模式。中级联合作战保障人才培养,应以联合作战院校为依托,探索战区联合作战指挥机构、联合作战院校、地方一流高校共教共育模式。初级联合作战保障人才培养,应以一流高等教育院校、初级指挥院校为依托,探索战区联合作战指挥机构保障队、高等教育院校、初级指挥院校共教共育模式。
二是细分专业门类。根据联合作战保障的实际需要和岗位任职的实际需求,依托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培养和国防科技自主创新高地、军种工程大学的优质教育资源,分别设置相关专业课程,培养和提升联合作战保障人才的专业能力。例如,可依托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培养和国防科技自主创新高地,在线设置通信、指挥控制、频谱管理、信息服务、任务规划、侦察情报、测绘导航、气象水文等联合作战保障专业;依托军兵种院校,在线设置预警探测、空域管理、工程兵工程等专业。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与专业门类相适应、相匹配的考试制度、学籍管理机制和质量评估制度,成立教学质量评估专家队伍,对各专业门类实施全过程监察和督导,及时反馈教学效果,提高联合作战保障人才职业教育的质量。
三是菜单式选课。“木桶原理”告诉我们,能力素质短板直接影响联合作战保障人才业务水平。联合作战保障岗位上的每个干部,经历阅历不同、专业背景不同,能力素质短板也不同。实际上,个人对自己的能力素质短板最清楚。职业教育的最大优点,就是可以根据个人能力现状、素质提升需求、职业发展规划,个性化地选择学习内容。联合作战保障人才职业教育,应根据各级各类人才能力素质需求统计数据,统一编制并定期更新《联合作战保障人才职业教育岗位课程目录》,并建立与之对应的课程体系,以菜单的方式呈现给在线学员,清晰列出课程的建设院校、授课教员、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考核标准,让学员结合自身需要和岗位任职要求,按照渐进提高、深浅自选的原则自主选择学习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