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军事职业教育的内涵
2025年10月14日
(二)“互联网+”军事职业教育的内涵
军事职业教育没有明确的定义,比较权威的是军委训练管理部面向部队院校发行的《军事职业教育百题问答》中定义的军事职业教育,它指既不同于外军职业军事教育,也不同于地方职业教育,是特指包括文职人员在内的有组织的、自主的在岗现代继续教育。
学者对“互联网+”军事职业教育也进行了研究,部分学者认为“互联网+”时代给我军军事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重大契机,军事职业教育应依托互联网技术构建“全员全时”的网络教学平台,不断探索创新新型教学模式,为广大官兵提供个性、多元、灵活的终身学习机会和体验。也有学者认为“互联网+”军事职业教育就是通过信息网络技术将军事职业教育注入互联网基因,实施包括从人才培养目标的、人才培养过程和人才培养评价等全程的变革,实现以互联网为支撑的生态化军事教育。
事实上,不管如何理解“互联网+”,其中的“+”都并非加法,而是逻辑内涵极其丰富的“化”。我们说“互联网+”各个行业,并不是它与各行业的简单连接,而是通过双向连接,产生互动、渗透、协同、耦合,最终出现大量像“化学反应”一样的创新和融合。对于“互联网+”军事职业教育,我们其实应可这样来理解:首先,要把“互联网+”军事职业教育看作新常态下军事教育发展的新范式,它是回答军事职业教育与这个时代背景下的军队发展需求之间如何进行“耦合渗透”和“互联互通”的。其次,我们应把“互联网+”的思维主动或被动融入军事职业教育教学全过程,它回答的是人才培养理念、教育教学活动如何实现“互链互补”和“互动互融”的。最后,“互联网+”的实质在于人才培养理念、学习方式以及教学模式创新,它回答的是教与学、军地间、院校和部队间如何实现“多维对接”和“立体协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