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职业教育是部队训练实践的延伸拓展
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我们必须在军队院校教育和部队训练实践的基础上,有效推动军事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搭建人人想学、时时可学、处处能学的军事职业教育平台,才能为军队战斗力生成和提高提供不竭动力。军事职业教育与部队训练实践相辅相成,部队训练实践为军事职业教育提供重要的实践平台,军事职业教育又为部队训练实践延伸提供知识和技术保障,二者在人才培养中相互衔接,相互依存,其根本目的都是提升军队人员的岗位任职能力。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作为一种贯穿于军队人员职业生涯始终的全程性教育,军事职业教育是一项参与要素众多、涉及面广泛的实践工程。我军的军事职业教育可以说是源远流长,红军时期就开设了工农兵夜校,帮助普通的红军士兵和地方工农干部识文断字,理解革命道理;为适应战争形势需要,长征途中成立了干部团,既是培训和储存干部的机构,又是中央纵队的一支重要战斗部队;新中国成立后又面向工农兵广泛开展识字扫盲运动;改革开放后,全军部队还曾大力发展军地两用人才培养和函授教育,这些对军队人员成长成才、部队建设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军队实施军事职业教育是历史的必然,是实现强国梦强军梦的重要保证,是提高军队人员职业能力的关键环节。随着时代的发展,军队人员的个性化需求、成才的愿望越来越强烈,我们必须认清形势,紧跟强军兴军的现实需要,直指军队人员的岗位特点,开展条件建设,参与课标制定,健全制度机制,组织自主学习,不断塑造军队人员的职业品格、身心素质和实践能力,实现军事职业教育创新发展与岗位任职能力同步提升。
从军事职业教育的社会价值而言,军事职业教育不仅为今天的军队培养人才,更重要的是要为明天的军队培养人才,因为其培养对象是全体军队人员,上到将军、下至普通士兵和广大文职人员,着重于岗位任职所需的基本理论及军事基本技能的掌握和专业能力的提升。也就是说,军事职业教育必须找准与部队实践训练的契合点,面向部队岗位任职需求,突出实践运用,积极探索适应部队训练实践的军事职业教育方法模式和课程清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知识运用和操作技能,建立健全适应军事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有效机制,研究制定军事职业教育和部队训练实践相结合的质量评价标准,并将通过军事职业教育获得的认知能力运用到训练实践中,以适应部队任务需求不断变化的新情况,瞄准提高任职需求核心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关键点,完成课程开发、师资培训、辅导答疑、学习考核等各个环节,并为部队合理使用人才提供参考依据,使军事职业教育的培养思路、管理模式、保障方式和激励机制不断得到提高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