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学习管理与保障机制,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一是建立个人终身学习账号和学分累计制度。通过建立个人终身学习账号,建立个人学籍档案,全面记录反映学习者的学习内容、学习过程、学习成果和学习诚信等情况。在此基础上,建立学分累计制度,使军队人员通过不同方式和途径获得的学习成果,得到认证、积累和转换,最终兑换相应的学历学位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该制度也称为“学分银行”制度[4]。国家开放大学副校长李林曙认为,建立这个制度的关键,是要解决好学分、学习成果认证与学分转换、学分转换与积累的标准与框架、质量保证等四个问题。其中提高学习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结果的认可度和公信力是解决问题的重点和难点。当前解决这一问题的国际通行做法是,在各部门主导的相关成果(证书)认证体系之上建立一个独立且具有最高权威性的国家资格框架和标准,从而获得具有公信力的转换结果。如美国陆军大学基于国家标准,为所有的军事职业教育课程出具被社会认可的成绩单,使军队院校的学时学分能够转换为地方院校的课程学分[5]。二是进一步健全竞相成才的激励机制。《纲要》中指出应“建立任职资格动力机制”,把军事职业教育学习成果逐步纳入任职资格体系,与个人成长进步挂钩。除此之外,为最大限度激发军事职业教育学习的内在动力,还应多设立一些与学习有关的激励机制和奖项,与职务晋升、职称评聘、任职培训、士官选改、评先争优等相挂钩,对学习成绩优秀的单位和个人,各级将给予表彰奖励。如增加各单项学习积极分子;给予通过社会上组织的各种专业认证考试的人员以奖励;增加学习科研上的荣誉称号和奖励力度,等等。三是建立经济补助机制。教育是一种需要付出时间和金钱的社会投资行为。军事职业教育除了在时间、物资、场地、技术和信息等方面建立保障机制外,更应注重在经济上予以补助,建立经济补助动力机制。《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建立军事职业教育学习经费补助制度,对自费参加学历(学位)继续教育学习并获得学历(学位)的军队人员给予适当学费补助。探索建立军事专项技能等级津贴(奖励)制度,将部分军事专项技能等级认证结果,纳入军队人员薪酬(奖励)体系。为此,军事职业教育要注重撬动和激活各方力量资本的活力,形成多元化的军事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机制[6]。
参考文献:
[1]杜建平,刘海声.军事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不高的原因分析.继续教育,2015年02期.
[2]候国江等.空军军事职业教育的创新与发展.价值工程,2013年06期.
[3]马必学.中国高职,站上世界前台.光明日报,2016年04月26日15版.
[4]席酉民.发展军事职业教育是实现强军目标的战略路径—总政干部领导就加快发展我军军事职业教育答记者问.光明日报,2016年01月12日13版.
[5]范玉芳,钟雅琼.美国陆军大学:愿景目标与改革策略.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6年01期.
[6]周海涛,张墨涵.如何创新教育供给和扩大教育消费.光明日报,2016年04月05日1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