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C制作中心建设方法
当前,计算机领域最热门的研究就是大数据处理,在处理大数据的过程中,硬件资源的优化使用是研究的重点。而在数据领域对硬件资源的优化使用主要思想是建立大数据中心,以按需分配的方式来处理大批量的数据,提高数据处理能力,从大数据中挖掘出有效的信息,服务于社会需要。
大数据研究领域这种集中硬件资源的思路,我们可以借鉴到MOOC建设中来,目前情况下,各单位还没有完全建立起自己的拍摄条件,虽然国防科技大学的全军职业教育技术服务保障中心在制定的方案中为每个单位建立拍摄条件提供了详细的设备方案,但根据目前国内现状,军队院校主要集中于省会城市,相互之间交流深入,具备实现资源共享的基础。基于我军院校分布现状,笔者对于建立MOOC制作中心提出以下建议。
(一)以战区为单位,建立大型MOOC拍摄环境。目前,全军MOOC拍摄场地有限,缺少能够大批量产出的拍摄环境,我们可以在整合现有资源的基础上,改进拍摄环境,同时引进地方的“移动拍摄室”,建立大型MOOC拍摄环境,建成的拍摄环境将服务于周边的院校及作战部队。针对一些课程建设任务较小的单位,可以减少硬件资源的开销,把更多的经费投入到课程内容的建设上,以提高课程质量。
(二)以战区为单位,建立MOOC制作团队。目前,全军只有国防科技大学拥有一支专业的MOOC制作队伍,而从当前MOOC制作所收获的成果来看,国防科技大学取得了巨大成功,不仅拍摄了大量专业课程以供部队使用,还拍摄了大量的公开课程放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供全国人民学习。一方面建立一支能够独立完成前期课件的优化、脚本的撰写、中期拍摄过程和后期视频处理的专业拍摄团队,我们就可以减少同地方公司的合作,保证课程的保密性和标准化,也可以避免因地方公司制作水平参差不齐而造成课程质量参差不齐的影响。另一方面,建立专业的制作团队,可以针对一些课程建设任务较小的单位,减少这方面人员投入,提高单位人员使用效率。
(三)出台统一标准,适当给予激励。目前,MOOC制作缺少统一标准,在课程制作过程中缺少相应的参考,为后期课程的评价验收增加了难度。同时,MOOC建设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对课程建设团队,还是对学习者,还缺少相应的激励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