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资源内容控制

(三)加强资源内容控制

1.资源内容完整化。早在2001年,原总参谋部便制定了军队现代远程教育发展规划,初步形成了对各种媒体教材和数字资源的规范与评价标准,2016年,军委机关印发《军队在线课程建设规范(试行)》,军事职业教育在线课程建设必然应以此为框架,使在线资源更为标准化、规范化。

在线资源的标准化首先是形式上的标准化,所以重点要在内容完整性上下功夫。教育要达到一定的效果,就必须要具有体系化的完整性。目前,用于军事职业教育的课程总量虽然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数量,但是有相当一部分课程建设存在一些不足。例如讲授时长偏少,对很多问题没有深入,无法落实教育效果。因此在线课程的时长应当达到基本要求,每门课程应以20课时为佳,课程视频总长约为10个小时。特别是要杜绝选入零碎化的录制课程,任何课程必须要能够完成对一个完整内容的讲授。

在线课程资源包括授课微视频、授课课件及题库三个方面,只有同时具备三个部分的资源才能够供官兵自如地学习。授课微视频在时长上应当符合要求,内容应完整,结构应合理。授课课件数量应当完备,与课时数量一致,要充分展示授课内容,能够起到课程概要式的作用。题库应当包括在线课程随堂测试试题和结业考试试题两个部分,课程试题的总量应当不少于350题,题型分布需合理。试题提交后,在线学习平台要能够及时响应,并给出结果分析报告。

2.资源内容优质化。军事职业教育资源的质量决定了学习效果,要提供优质的内容资源,应当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是考察课程的制作院校、教师水准、教材质量、数字资源配套的丰富程度等指标,从中选取优秀资源。对国家、军队级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军队级优秀网络课程等,应当运用MOOC理念,优先制作一批在线课程,加快服务全军。第二是要选择需求量大的资源,让资源切实起到教育全军的作用。例如梦课平台上的“多媒体设计与制作入门”课程注册人数排名第一,深受官兵欢迎,其原因在于本课程需求量大,能够及时更新广大军队人员知识体系,满足履职要求。第三是要选择制作技术含量高的课程,技术含量高的课程能够创造更好的虚拟学习环境,因此各院校应多选择运用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全息投影技术的课程资源。

3.资源内容个性化。军事职业教育是为了解决现实问题,因此必须在网络平台上配置个性化的学习资源,能够让不同类型的单位使用,让不同类型的人员学习。具体来说应当做到以下两点。

为了提供个性化的军事职业教育课程资源,就必须以对广大官兵实际学习需求的深入理解为前提。不同的军事岗位有完全不一样的履职要求,相应岗位的人员也有不一样的发展需求。这要求在军委训管部、院校教学机关和部队之间建立多元沟通机制:首先,训管部要设计一套针对院校和部队的在线学习行为与结果的反馈机制,实时掌握在线资源的使用情况,从而为改善教学资源提供参考思路;其次,资源建设团队要到部队进行深入观察、体验、调研,了解部队的真实生活,摸清部队官兵的真实学习需求,然后探索这些问题应该如何解决。即使是同样的课程,部队官兵的学习需求与军事院校也可能会有所差别。例如在新武器装备操作、作战指挥能力等方面的课程,应当强调从部队实际的学习需求出发,侧重学习的操作性,让课程学习有助于提升部队岗位的履职能力。

在建设军事职业教育教学资源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参考国外军队的优势做法。例如美军在职业教育中,始终注重训练军队人员应用于战场的品质,这种做法值得我军借鉴。不同的部门人员、不同的层级人员在战场上有不同的功能,具体操作上,应当区分军委机关、战区机关、军兵种机关、部队各个层级,突出机关按军事、政治、保障、纪检四类人员,注重实战,按照能打胜仗的要求,在充分了解各岗位任职要求的基础上,开发有针对性的课程资源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