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5 解毒作用
2025年08月10日
4.3.5 解毒作用
经糖醛酸途径生成的葡萄糖醛酸,是体内一种重要的结合解毒剂,在肝脏中能与许多有害物质如细菌毒素、乙醇、砷等结合,以消除或减轻这些物质的毒性或生物活性,从而起到解毒作用。
不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在肠道菌的作用下发酵所产生的短链脂肪酸(short chain fatty acid,SCFA)有着广泛的解毒或者保健作用。非离子化酸性SCFA的生成可促进Na+-H+交换,刺激Na+的吸收;丁酸还通过产能提供ATP增加细胞内CO2,经碳酸酐酶作用产生H+而促进Na+-H+交换;Na+的吸收又刺激了SCFA的吸收。结肠黏膜上皮细胞对Na+吸收增加,继之增加水的吸收,这正是由饮食性纤维生成的SCFA具有抗腹泻作用这一假设的理论依据。
与对正常结肠上皮细胞的增殖刺激作用相反,SCFA(尤其是丁酸)在体外抑制结、直肠肿瘤细胞的生长;丁酸还抑制由1,2-二甲肼(DMH)致癌物诱导的大鼠结肠肿瘤的生长,明显降低结肠癌的发生。对蛋白质和脂肪的分解产物如各种胺、氨和胆酸等有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