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3 中暑
2025年08月10日
8.1.3 中暑
在高温环境作业时,人体的体温调节主要受气象条件和劳动强度的共同影响。气象条件诸因素中,气温和热辐射起主要作用。这些内外环境的热负荷因素使机体获热。劳动时,由于强烈的肌肉活动产生大量的热,必须加强人体的散热才能维持人体的热平衡,但高温外环境不利于散热,因此,高温环境可引起人体代谢和生理状况发生一系列的应激反应,主要表现为体温调节、水盐代谢、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神经内分泌系统、泌尿系统等方面的改变。例如,体温升高,水分和矿物质、水溶性维生素的丢失增加,血液浓缩,心跳加快,食欲及消化功能减退,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降低,尿量减少等。这些变化在一定范围内是人体在高温环境下对热环境的代偿性反应,但如果热负荷超过机体调节适应的限度,则将影响人体的健康,严重时可发生中暑。郑静晨等研究了946名武警官兵的中暑发病情况,发现高温环境下大运动量训练部队中暑发病率为9.17%,国外也有类似报道。而且,重症职业中暑的病情严重、病死率高,并且存活者中可能出现严重的后遗症。因此,做好高温环境作业人员的保健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而营养保障是高温环境作业人员保健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