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药学的最基本的理论,同样也是食疗学的最基本的理论及指导思想。以阴阳学说为指导,食疗学将食后使人兴奋、发热的食物,如葱、姜、大蒜、辣椒、酒、羊肉等归纳为“阳性”食物,具有温阳散寒的功效;食后能降温,使人有清凉感觉的食物,如薄荷、西瓜、生梨、甲鱼等归纳为“阴性”食物,具有滋阴清热的功效。
以五行学说来说,不但将人体的五脏与“五行”相配,而且将谷物、果品等食物,以及食物的性味与五行、五脏相配。白木耳色白,故善于补肺;黑木耳色黑,则善于补肾;糖是甜(甘)的,故属“土”,补脾;醋是酸的,故属“木”,归肝。这些都是五行学说在食疗学中的具体应用。现将与五行学说有关的五色、五味、五臭、五畜、五谷、五果、五菜、五补列表5-1-1。
表5-1-1 五行学说

由表5-1-1可知每一种食物的特性,如色、味、臭、品种在五行学说的指导下都有所归属,食疗学可以此为理论指导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