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1 营养因素变化与遗传因素进化之间的矛盾

8.3.1 营养因素变化与遗传因素进化之间的矛盾

大约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即4万年以前),人类的基因型就已确定下来,而且这种基因型的确定适应了当时的营养状况。当时的营养状况与现代社会(尤其是西方社会)相比,摄入的蛋白质、钙、钾和维生素C较高,而钠摄入量较低。现代社会的膳食结构发生了几个重要变化,其特征是:能量摄入增加而消耗减少;饱和脂肪、n-6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摄入增加,而n-3脂肪酸摄入减少;复杂碳水化合物(主要是寡糖)和膳食纤维摄入减少。

在过去的1万年里,即从农业革命开始以来人类的膳食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人类基因却没有变化或变化甚微。人类基因组自发突变的频率每百万年为0.5%,因此在过去的1万年里人类基因只发生了很小的变化,约为0.005%。事实上,人类今天所携带的基因与4万年前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祖先所携带的基因几乎一样。营养因素变化快,而遗传因素变化慢,因此从遗传学角度讲,人类目前的基因型已不能适应目前的营养条件,膳食结构的快速变化(尤其是在过去的150年里)必然会导致一些慢性病,如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肥胖、糖尿病和一些癌症(乳腺癌、结肠癌、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