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 食品安全的由来
2025年08月10日
9.1.1 食品安全的由来
早在1974年11月,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在世界粮食大会上通过了《世界粮食安全国际协定》,着重从强调在数量上满足人类基本需求的角度,第一次提出了“食物安全”的概念。经过30多年的发展,“食物安全”的含义有了更全面的内涵,主要包括:从数量的角度,要求人们既能买得到,也能买得起所需要的基本食品;从质量的角度,要求食物结构合理、营养全面、卫生安全;从发展的角度,要求食物的获取要注重生态环境的良好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我国1995年10月30日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第五十四条规定:食品是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这是我国对食品的法律定义。第六条又对食品的基本要求作了明确的规定:食品应当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具有相应的色、香、味等感官性状。“食品应当无毒、无害”是指正常人在正常食用情况下摄入可食状态的食品,不会造成对人体危害,也就是基于食品的安全性考虑。我国食品安全的监管工作是从食品防污染开始的,中国的环境污染问题随着工业化的加速发展日益突出,致使食品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主要表现在生物性污染(细菌及其毒素、真菌及其毒素、病毒等)和化学性污染(铅、砷、汞、镉等重金属;亚硝酸盐、亚硝胺等),由此,食品安全一词开始频繁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