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 饮食行为

1.3.8 饮食行为

在讨论饮食行为之前,首先要明确一点:食物是具有社会性的。人类学家指出,不同文化的人群对有关食物的信念和行为差别很大,在每一种文化里的不同食物都有其特殊意义,它不仅是营养素的来源,而且在日常生活、信仰和经济等方面发挥着诸多的作用。世界卫生组织已经认清这一因素,倡议各国要认识和了解特定社会中食物所扮演的角色、人们对食物的态度与改变食物行为的态度。

饮食行为是指受有关食物和健康信念支配的人们的摄食活动(食物选择、购买、吃什么、如何吃等),这会影响人们对营养素的摄入,进而影响营养状况与健康。影响饮食行为的因素包括:食物喜好,食物和营养的观念,食物的可获得性(食物供给、文化上的可获得性),家庭收入决定的食物购买力,大众传播媒介尤其是广告的影响,受到家庭成员或同伴的影响,外界环境因素(就餐时间、进餐环境等),心理和情绪影响。研究证明,不健康的饮食行为与营养缺乏症、骨质疏松症、结肠癌等相关。如今,频繁在外就餐、不吃早餐等已成为常见的不健康的饮食行为。而在儿童青少年时期进行健康饮食行为的培养对人一生的健康有着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