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1 合理喂养
4.3.1.1 食物选择
1周岁后,生长速度较1周岁前有所下降,因此,幼儿的饮食摄入也应随之变化。幼儿在此期间对某些食物甚至所有食物在短时间内失去兴趣并非不正常。如果没有很好地认识到这一点,将导致试图强迫喂养。而幼儿通常有反叛行为,这样一来喂养问题也就发生了。预防问题比纠正问题更为有效,因此,在生命周期的第2年中父母应该培养幼儿的良好饮食习惯。父母还应了解幼儿对食物失去兴趣仅是短暂的,试图强迫喂养不仅是无效的也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喂养问题。
在1周岁后,幼儿会出现明显的对某些食物的非常强烈的喜好,这时应尽可能多次重复给予。通常在第1次提供一种食物时被拒绝,但在以后的几天内和几周后再次提供时就会被接受。在幼儿接受前可以提供其他种类的食物,基本主要食物如奶类和谷类,如果被拒绝了,可以用奶酪、酸奶和面包替代。由于幼儿挑选食物,在一段时间内将会造成营养失衡。因此,给幼儿提供更多的食物选择,在一段时间内,他或她可以摄取足够的食物。在这一年龄段,饮食习惯,特别是食物的偏好,受到家庭中年长儿童的影响。由于在生命的第2年中养成的饮食结构和习惯将持续几年时间,因此,这样的影响要早期监管。
4.3.1.2 自己参与饮食
在1周岁后,当身体条件达到时,应允许幼儿参与饮食。事实上,6个月时,大多数的婴儿可以抓住奶瓶,年龄再大一些,可以握住杯子。7~8个月时可以提供如全麦饼干或其他可以抓住的食物。10~12个月大多数婴儿可以用汤匙,送食物进入口中。母亲通常由于担心造成混乱,会阻止这一重要的学习过程,要知道这也是婴幼儿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应该鼓励。在第2年时,幼儿应该主要由自己来进行饮食。但要注意<4岁的幼儿,在没有大人在场时,不应吃容易吸入气管的食物(如葡萄、核桃、果冻等),以防发生呼吸道的风险。
4.3.1.3 饮食习惯的培养
由于从小养成的习惯将影响以后的一生,因此,应该让孩子从小就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要知道造成喂养困难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家长坚持过渡喂养导致父母和幼儿的焦虑。对幼儿的负面影响表现在非用餐时的紧张,需要改善家长和幼儿之间的关系。其他的不良影响因素包括时间不足、食物没有很好准备、食品不诱人等。幼儿的餐椅应该让幼儿的脚得到充分休息,这一点也很重要。幼儿的食欲需要关注,如果摄入量低于平均水平,不要填鸭式强迫。知道这些为什么没有好的饮食习惯的原因,就会去克服,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