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山及大清池1

凌山及大清池 1

国西北行三百余里,度石碛,至凌山。此则葱岭北原,水多东流矣。山谷积雪,春夏合冻,虽时消泮,寻复结冰。经途险阻,寒风惨烈,多暴龙,难凌犯。行人由此路者,不得赭衣持瓠大声叫唤2。微有违犯,灾祸目睹。暴风奋发,飞沙雨石,遇者丧没,难以全生。

从跋禄迦国向西北行走三百多里,经过戈壁,就到达凌山。这里是葱岭北端,河水多数向东流去。山谷中积雪,春夏也是冰冻在一起,虽然时而消融,但不久又结成为冰。道途险阻,寒风凛冽,多有暴龙,不敢冒犯。行人走这条路,不能穿红褐色衣服、携带葫芦大声叫唤。稍微有违犯,灾祸马上发生在眼前。暴风骤起,飞沙走石,遭遇者送掉性命,难以生还。

山行四百余里,至大清池,或名热海,又谓咸海。周千余里,东西广,南北狭。四面负山,众流交凑,色带青黑,味兼咸苦,洪涛浩汗,惊波汩淴3。龙鱼杂处,灵怪间起,所以往来行旅,祷以祈福,水族虽多,莫敢渔捕。

在凌山中行走四百多里,到达大清池,(有人称作热海,又称咸海。)周长一千多里,东西长,南北窄。四面靠着山,许多河流汇聚到这里,颜色呈青黑色,味道又咸又苦,波涛浩瀚,汹涌澎湃,龙和鱼杂处一起,灵怪时而出没。所以来往的行人,都祈祷以求保佑,水中物产虽多,没有人敢于捕捞。

注释 1凌山:山名,当即冰山,在今伊犁、温宿之间。一说为温宿之西的勃达岭。大清池:又作热海,即今吉尔吉斯斯坦东北部的伊塞克湖。2赭(zhě):红褐色。3汩淴(gǔhū):水急流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