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施场及修苦行者
大城东,两河交,广十余里,土地爽垲,细沙弥漫。自古至今,诸王豪族,凡有舍施,莫不至止,周给不计,号大施场。今戒日王者,聿修前绪,笃述惠施,五年积财,一旦倾舍,于其施场,多聚珍货。初第一日,置大佛像,众宝庄严,即持上妙奇珍,而以奉施。次常住僧,次见前众,次高才硕学、博物多能,次外道学徒、隐沦肥遁,次鳏寡孤独、贫穷乞人。备极珍玩,穷诸上馔,如是节级,莫不周施。府库既倾,服玩都尽,髻中明珠,身诸璎珞,次第施与,初无所悔。既舍施已,称曰:“乐哉!凡吾所有,已入金刚坚固藏矣。”从此之后,诸国君王各献珍服。尝不逾旬,府库充仞。
都城以东,两条河流相交处,有一处宽十多里的地方,土地干燥,细沙弥漫。从古代到现在,各国国王和豪门大族,凡有施舍,没有不到这里的,周济财物不计其数,称为大施场。当今的戒日王,继承前代遗规,忠实按照施舍的先例,五年积累的财产,一下就全部施舍。在施舍场上,聚集了很多珍宝。在第一天,供奉大佛像,用各种宝物装饰,又用最好的珍品献给佛像。其次布施有道高僧,再次是一般僧众,再次是才学出众、博学多能的人,再次是外道学徒、隐居之人,最后是鳏寡孤独、贫穷的乞丐。最好的珍宝古玩,美味佳肴,如此逐级施舍,没有不周济的。府库财物用光、服饰玩物施尽后,头上的明珠,身上所佩璎珞,也逐一施舍出去,毫无后悔之意。施舍结束后,便说道:“快乐啊!凡是我所拥有的,都已藏入金刚般坚固的府库中了。”从此之后,各国君王各自献上珍宝服饰,还不到十天,府库又充实起来。
大施场东合流口1,日数百人自溺而死。彼俗以为欲求生天,当于此处绝粒自沉,沐浴中流,罪垢消灭。是以异国远方,相趋萃止,七日断食,然后绝命。至于山猿、野鹿,群游水滨,或濯流而返,或绝食而死。当戒日王之大施也,有一弥猴,居河之滨,独在树下屏迹绝食,经数日后自饿而死。故诸外道修苦行者,于河中立高柱,日将旦也,便即升之,一手一足执柱端,蹑傍杙2,一手一足虚悬外申,临空不屈,延颈张目,视日右转,逮乎曛暮,方乃下焉。若此者,其徒数十,冀斯勤苦,出离生死,或数十年未尝懈息。
在大施场东边合流之处,每天有几百人投河而死。当地风俗以为,要想升天,应当在这里绝食后投河,经过河流冲刷,便会消除罪恶。所以异国他乡之人,相率会集这里,绝食七天,然后结束生命。就连山猿野鹿,也成群来到河边,有的洗濯后返回,有的绝食而死。当戒日王大施舍时,有一只猕猴住在河边,独自躲在树下绝食,经过几天,就自己饿死了。所以,一些外道当中修苦行的人,在河当中竖一根高柱子,天将亮时,就爬上去,一只手抓住柱子顶端,一只脚踏在旁边的小木桩上,另外的一只手一只脚,则悬在空中向外伸,挺直而不弯曲,伸长脖子,瞪大眼睛,看着太阳向右转动,直到黄昏,才从柱端下来。这样的苦行者有几十人,希望通过这样的勤奋和痛苦,脱离生死轮回之苦,有的人几十年没有松懈停止。
从此西南入大林中,恶兽野象,群暴行旅,非多徒党,难以经涉。行五百余里,至憍赏弥国。旧曰拘睒弥国,讹也。中印度境。
从这里向西南进入大树林中,有恶兽和野象,成群地袭击行人,如果不结伴而行,难以通过这一地段。行走五百多里,到达憍赏弥国。(旧称拘睒弥国,是错误的。在中印度境内。)
注释 1合流口:指恒河与朱木那河汇合处。2杙(yì):小木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