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来成道及诸奉佛遗迹

4.如来成道及诸奉佛遗迹

菩提树北,有佛经行之处。如来成正觉已,不起于座,七日寂定。其起也,至菩提树北,七日经行,东西往来,行十余步,异花随迹,十有八文。后人于此垒砖为基,高余三尺。闻诸先志曰:此圣迹基,表人命之修短也。先发诚愿,后乃度量,随寿修短,数有增减。

经行基北道左磐石上,大精舍中有佛像,举目上望。昔者如来于此七日观菩提树,目不暂舍。为报树恩,故此瞻望。

菩提树西不远,大精舍中有鍮石佛像,饰以奇珍,东面而立。前有青石,奇文异彩。是昔如来初成正觉,梵王起七宝堂,帝释建七宝座,佛于其上七日思惟,放异光明,照菩提树。去圣悠远,宝变为石。

在菩提树北面,有佛陀散步的场所。如来成正觉后,不从座位上起身,入定七天。起身后,到菩提树北,散步了七天,东西走动,走了十多步,随着他的足迹,留下了十八处花纹。后人在这里垒砖为台基,高三尺多。听老年人讲:这个圣迹台基,能显示人寿命的长短,先发下至诚的誓愿,然后度量,根据寿命的长短,数额有增减。

在散步台基北面道路左侧的磐石上,大精舍中有座佛像,抬着眼睛向上看。从前如来在这里观看菩提树七天,目不转睛。为了报答树的恩情,所以如此瞻望。

在菩提树西面不远,大精舍中有鍮石佛像,用奇异的珍宝装饰,面向东而站立。前面有块青石,上有奇异的纹路色彩。从前如来在这里成正觉,梵王建起七宝堂,帝释建起七宝座,佛陀坐在上面思考了七天,身上放射光芒,照耀着菩提树。如今离圣人的时代已经遥远,七宝变成了石头。

在菩提树南面不远,有座佛塔,高一百多尺,是无忧王所建造的。菩萨在尼连河洗涤后,将前往菩提树,暗自思维用什么作座位,旋即想到应用净草。天帝释变化为割草人,挑着草赶路。菩萨问他说:“你所挑的草,能施舍一些给我吗?”变化之人听到后,便恭敬地将草献给他。菩萨接受后,拿着草向前行进。

菩提树南不远,有窣堵波,高百余尺,无忧王之所建也。菩萨既濯尼连河,将趣菩提树,窃自惟念何以为座,寻自发明当须净草。天帝释化其身为刈草人,荷而逐路。菩萨谓曰:“所荷之草颇能惠耶?”化人闻命,恭以草奉,菩萨受已,执而前进。

受草东北不远,有窣堵波,是菩萨将证佛果,青雀、群鹿呈祥之处。印度休征,斯为嘉应,故净居天随顺世间,群从飞绕,效灵显圣。

菩提树东大路左右,各一窣堵波,是魔王娆菩萨处也。菩萨将证佛果,魔王劝受轮王,策说不行,殷忧而返。魔王之女请往诱焉,菩萨威神,衰变冶容,扶羸策杖,相携而退。

菩萨树西北精舍中,有迦叶波佛像,既称灵圣,时烛光明。闻诸先记曰:若人至诚,旋绕七周,在所生处,得宿命智1

在受草东北不远处,有一座佛塔,是菩萨将要证得佛果,青雀和鹿群显示祥瑞的地方。印度的吉兆中,这是很好的征候,所以净居天顺从世间习俗,一起围绕菩萨飞行,来展示灵异显现神圣。

在菩提树东面大路的左右,各有一座佛塔,是魔王骚扰菩萨的地方。菩萨将要证得佛果,魔王劝他当转轮王,用计劝说无效,以忧虑的心情返回。魔王的女儿们请求前往引诱,菩萨威严神圣,使其艳丽的容貌变得衰老,拖着瘦弱的身体,拄着拐杖,互相搀扶着返回。

在菩提树西北的精舍中,有迦叶波佛像,以灵验神圣著称,时常放射光芒。据早先的记载说:如果谁有至诚之心,旋绕佛像七周,就能在出生之地,获得宿命智。

迦叶波佛精舍西北二砖室,各有地神之像。昔者如来将成正觉,一报魔至,一为佛证。后人念功,图形旌德。

在迦叶波佛精舍西北的二间砖室中,各有地神的像。从前如来将证得正觉,一个报告魔王的到来,一个为佛作证。后人感念二神的功绩,造像表彰其德行。

注释 1宿命智:又称宿命通、宿命智通,是通晓过去世有关寿命等事的智慧。

菩提树垣西北不远,有窣堵波,谓郁金香,高四十余尺,漕矩吒国商主之所建也。昔漕矩吒国有大商主,宗事天神,祠求福利,轻蔑佛法,不信因果。其后将诸商侣,贸迁有无,泛舟南海,遭风失路,波涛飘浪,时经三岁,资粮罄竭,糊口不充。同舟之人,朝不谋夕,戮力同志,念所事天,心虑已劳,冥功不济。俄见大山,崇崖峻岭,两日联晖,重明照朗。时诸商侣更相慰曰:“我曹有福,遇此大山,宜于中止,得自安乐。”商主曰:“非山也,乃摩竭鱼耳1。崇崖峻岭,须鬣也;两日联晖,眼光也。”言声未静,舟帆飘凑。于是商主告诸侣曰:“我闻观自在菩萨于诸危厄能施安乐,宜各至诚,称其名字。”遂即同声,归命称念。崇山既隐,两日亦没。俄见沙门,威仪庠序,杖锡凌虚,而来拯溺,不逾时而至本国矣。因即信心贞固,求福不回,建窣堵波,式修供养,以郁金香泥而周涂上下。既发信心,率其同志,躬礼圣迹,观菩提树。未暇言归,已淹晦朔。商侣同游,更相谓曰:“山川悠间,乡国辽远,昔所建立窣堵波者,我曹在此,谁其洒扫?”言讫,旋绕至此,忽见有窣堵波,骇其由致,即前瞻察,乃本国所建窣堵波也。故今印度因以郁金为名。

在菩提树围墙西北不远处,有一座佛塔,称为郁金香,高四十多尺,是漕矩吒国的商主所建造。从前漕矩吒国有位大商主,宗奉天神,祭祀祈求福禄,轻视佛法,不相信因果报应。后来他率领商人,去做贸易,互通有无,在南海中行船,遭遇大风迷失方向,漂泊在海浪之中。经过了三年,粮食吃光,无东西充饥。同船的人朝不保夕,戮力同心,祈求所尊奉的天神,心力交瘁,没有神在暗中保护。不久见到大山,崇山峻岭,两个太阳光芒相连,如日月同时照耀。这时商人们互相安慰说:“我辈有福气,遇上了这座大山,应该在山上停留,得以安乐。”商主说:“这不是山,是摩竭鱼。崇山峻岭,是它的须;两个太阳光芒相连,是它的眼光。”说话声还未落下来,船帆已漂近摩竭鱼。这时商主告诉同伴们说:“我听说观自在菩萨能在危难之中,给人们施予安乐。我们应各自诚心称呼他的名字。”于是就同声称呼,表示皈依。崇山隐没下去,两个太阳也沉没了。不久,看到一个沙门威武庄严,拄着锡杖腾空而来拯救他们,不一会儿就到了本国。商人于是信仰坚定,不屈不挠地追求福德,建造佛塔,恭敬供养,用郁金香泥涂抹在佛塔上下。商主产生信仰后,率领志同道合者,亲身前往瞻仰圣迹,观看菩提树,还没顾得上说回去,已过了一个月。商人们一同游览,互相说:“山川阻隔,家乡遥远,从前我们所建造的佛塔,我辈在这里,有谁洒扫呢?”说完后,旋绕到了这里。忽然见有一座佛塔,众人惊讶它的突然出现,就前去瞻仰,发现是本国所建造的佛塔。所以现在的印度,就因之以郁金为名称。

菩提树垣东南隅尼拘律树侧窣堵波,傍有精舍,中作佛坐像。昔如来初证佛果,大梵天王于此劝请转妙法轮。

菩提树垣内,四隅皆有大窣堵波。在昔如来受吉祥草已,趣菩提树,先历四隅,大地震动,至金刚座,方得安静。

树垣之内,圣迹鳞次,羌难遍举。

菩提树墙垣东南角的尼拘律树旁有一座佛塔,塔旁有精舍,精舍中有一尊佛的坐像。从前如来刚证得佛果时,大梵天王在这里劝他转妙法轮。

菩提树墙垣内,四个角落都有大佛塔。从前如来接受吉祥草后,前往菩提树,先到四个角落,大地震动,到了金刚座,才安稳下来。

菩提树墙垣之内,圣迹一个接着一个,难以一一列举。

注释 1摩竭鱼:传说中的大鱼,一说指鲸鱼,一说泛指鲨鱼、鳄鱼等凶猛之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