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窣堵波周近诸佛像

二、大窣堵波周近诸佛像

大窣堵波东面石陛南镂作二窣堵波,一高三尺,一高五尺,规摹形状如大窣堵波。又作两躯佛像,一高四尺,一高六尺,拟菩提树下加趺坐像1,日光照烛,金色晃曜,阴影渐移,石文青绀。闻诸耆旧曰:数百年前,石基之隙有金色蚁,大者如指,小者如麦,同类相从,啮其石壁,文若雕镂,厕以金沙,作为此像,今犹现在。

大窣堵波石陛南面有画佛像,高一丈六尺,自胸已上,分现两身,从胸已下,合为一体。闻诸先志曰:初,有贫士佣力自济,得一金钱,愿造佛像。至窣堵波所,谓画工曰:“我今欲图如来妙相,有一金钱,酬工尚少,宿心忧负,迫于贫乏。”时彼画工鉴其至诚,无云价直,许为成功。复有一人,事同前迹,持一金钱,求画佛像。画工是时受二人钱,求妙丹青2,共画一像。二人同日俱来礼敬,画工乃同指一像,示彼二人,而谓之曰:“此是汝所作之佛像也。”二人相视,若有所怀。画工心知其疑也,谓二人曰:“何思虑之久乎?凡所受物,毫厘不亏。斯言不谬,像必神变。”言声未静,像现灵异,分身交影,光相昭著。二人悦服,心信欢喜。

大佛塔东面石阶之南,雕了两座塔,一座高三尺,一座高五尺,结构形状,如同大佛塔。又雕了两尊佛像,一尊高四尺,一尊高六尺,是仿照佛在菩提树下盘腿打坐的姿态,太阳照射,金光闪闪,阴影渐渐移动,石头上纹饰呈青绀色。听老年人讲:几百年前,石基的缝隙中有金色蚂蚁,大的像指头,小者如麦粒,同类的聚集在一起,咬啮石壁,咬过的纹理如同雕刻一样,再嵌上金沙,就成了这两尊佛像,到现在还保存着。

大佛塔石阶的南面,有一幅佛陀画像,高一丈六尺。自胸部以上,显现出两个身躯,胸部以下,合为一体。听老辈人讲:从前,有个穷人靠出卖劳力度日,得到一个金币,发愿修造佛像。到了佛塔处,对画工说:“我现在想图绘如来妙相,只有一个金币,酬金还不够,只是早已立下心愿,出于贫困无可奈何。”其时那位画工看他一片诚心,就不计价钱,答应为他画一幅。后又有一人,同先前那人一样,拿着一个金币来请画佛像。画工当时接受了二人的钱,谋得好颜料,一共画了一幅画像。二人在同一天一起来拜佛,画工于是指着一幅画像给那二人看,并对二人说:“这是你们所要作的佛像。”二人相互看着,心中有些怀疑的样子。画工心中知道二人疑惑,对二人说:“为什么思虑那么久呢?我接受了你们的钱,丝毫不会沾光的。如果我的话不是说谎,像一定会发生神异变化的。”话音未落,佛像显现了灵异,身躯分开,身影相连,光辉照耀。二人心悦诚服,信念更加坚定,喜悦万分。

注释 1加趺(fū)坐:静坐法中的一种。两足交合而坐,以右足放在左股上,复以左足放在右股上。佛的静坐,采取这种姿态,故称如来坐、佛坐。2丹青:丹砂和青雘,是制颜料的两种矿石,因代指颜料。

大窣堵波西南百余步,有白石佛像,高一丈八尺,北面而立,多有灵相,数放光明。时有人见像出夜行,旋绕大窣堵波。近有群贼欲入行盗,像出迎贼,贼党怖退,像归本处,住立如故。群盗因此改过自新,游行邑里,具告远近。

大窣堵波左右,小窣堵波鱼鳞百数。佛像庄严,务穷工思,殊香异音,时有闻听,灵仙圣贤,或见旋绕。此窣堵波者,如来悬记,七烧七立,佛法方尽。先贤记曰:成坏已三。初至此国,适遭火灾,当见营构,尚未成功。

大佛塔西南一百多步处,有一尊白石佛像,高一丈八尺,向北站立,多有灵异,时常放射光芒。不时有人看见佛像在夜晚出来行走,围绕大佛塔转圈。近来有一群盗贼想进去偷窃,佛像出来面对盗贼,盗贼们恐怖地退回去,佛像回归原位,如当初一样站立。盗贼因此而改过自新,周游城乡,向远近的人宣传这件事。

大佛塔的左右,有一百多座小塔如鱼鳞般地竖立。佛像庄重严肃,装饰费尽了心思,神异的香味和声音,时常可以听闻,仙人和圣贤,时而可见在周围环绕而行。这一座塔,按如来的预言,焚烧七次建造七次,佛法方才消失。据先辈讲:此塔已三建三毁。我初到这个国家,恰逢塔遭大火焚烧,如今正在营造,还未建成。